核心观点:

近期宏观政策利好频出,宽货币周期开启后,市场关注点开始聚焦于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目前最好的抓手是实现财政扩张,将信贷投放转向财政投放,财政投放货币通过提升房建、基建等新开工项目的数量进入实体经济。

不过,重磅政策信号接连释放,又出监管部门对银行信贷资金用途违规加强管理的消息后引起了市场轩然大波,上证指数急涨急跌。为了避免市场再出现这样的情况,财政部发言明显加强预期管理,对于发言的解读不同,多空博弈加剧,黑色期货换手率上升,风险资产的价格也呈现宽幅震荡行情。

后续还需持续关注国内经济基本面是否好转,由于利好政策是在9月底落地,对实体经济的改善预期仍需时间验证,因此10月的宏观数据至关重要。不过整体仍有向好预期,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得到解决,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科技研发、绿色产业发展及城市更新工作均有所期待。市场将扭转悲观预期,风险资产价格或形成上涨动力。

正文:

(一)近期宏观政策利好频出,重磅政策信号接连释放

近期宏观政策利好频出,在重磅政策信号接连释放后,宏观环境逐渐转暖。事实上,宽松的货币政策周期是在市场预期之内,9月美联储降息50bp,叠加1-8月经济数据的走弱,国内降息降准的空间随之打开,央行降息、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等政策均已传言许久。

在预期的货币政策落地后,市场关注点也开始聚焦于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因为目前若想改善市场投资信心,提升居民及企业的信贷意愿,最好的抓手是实现财政扩张,将信贷投放转向财政投放,财政投放货币通过提升房建、基建等新开工项目的数量进入实体经济,有利于刺激实物工作量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实体供需与货币供需再平衡。虽然近期主要还需先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还难以确实有效地提高实物工作量。

(二)资产价格急涨急跌,监管及时加强

在市场预期下,财政政策刺激规模从2万亿到10万亿不等,目前最大的预期是3年发行6万亿国债。投资者对比去年万亿国债落地发行后,风险资产价格趋势性上涨持续了一个月,认为此次若发行10万亿,则将是“史诗级”利好。因此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股票及商品价格均快速上涨,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螺纹和热卷的期货价格涨停封板,节中在众多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下,节后第一个交易日A股开盘即涨停,随即便开始了下跌之旅,第二日几近跌停。同时,在宏观主导的行情中,黑色基本面的交易权重下降,走势随着股指波动而波动,黑色行情波动率上升,且与股指相关性增强

节后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监管部门对银行信贷资金用途违规加强管理,禁止进入股市及大宗商品期货市场,这项举措主要是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护存款人利益、确保银行稳健经营,也同时给非理性的过热的资本市场进行了降温。

2015年的股灾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银行资金通过伞形信托、场外配资等方式,为投资者提供资金杠杆,涌入股市,推升股市产生泡沫。当时监管为了去杠杆采取措施而导致悲观情绪蔓延,造成了千股跌停的结果。

(三)财政部发言明显加强预期管理,解读不同,多空博弈加剧

目前,市场关注点仍在财政政策扩张力度,10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发言态度坚定,官方肯定了财政支持落地指日可待,但具体规模仍未公布,需要继续关注下旬的人大常委会。关于这个会议,市场解读分歧较大,有观点认为,这场发布会并未谈及股市,提出的举措也没有太大新意,只是重申一些政策口号,没有公布中国境外媒体预计的多少万亿的刺激方案;也有观点认为,财政部这次已尽了全力,发布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表态非常积极、清晰和坚决,这背后代表了中国高层的坚决态度。

财政部有意不公布具体刺激规模,对市场形成了预期管理,解读不同,多空博弈加剧,黑色期货换手率上升,风险资产的价格也呈现宽幅震荡行情。并且经我们研究发现,在美联储降息后、国庆节前,各大宗商品共振加强,但国庆节后,共振减弱明显,价格走势出现分化,体现了目前市场不确定性的再度提高。

(四)经济基本面改善则将扭转悲观预期

财政部的四项举措中,最重要的是两个主题,一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二是帮助房地产行业止跌企稳。这两个问题也是后疫情时代,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悲观的关键所在,是当前中国经济的最大痛点,是导致通缩、失业率攀升、股市低迷等多重情况的根本原因。

后续还需持续关注国内经济基本面是否好转,9月金融数据公布,M2超预期增长,但M1下滑幅度持续扩大,社融数据表现并不理想,但由于利好政策是在9月底落地,对实体经济的改善预期仍需时间验证,因此10月的宏观数据至关重要。若在财政及货币政策的刺激下有所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得到解决,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科技研发、绿色产业发展及城市更新工作均有所期待。市场将扭转悲观预期,风险资产价格或形成上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