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双碳目标”要求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新设备的发展,更节能更环保;二是新技术深度赋能传统基建;三是新材料的应用,绿色环保成为时代主题。

4月19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导,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昌富利(厦门)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3(第二届)中国钢铁海外发展论坛”在厦门顺利召开。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执行总经理段永毅发表题为《国际工程设备物资绿色采购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演讲。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执行总经理段永毅

段永毅谈到,在做好供应链制度体系建设的同时,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在创新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针对属地设备维保能力不足的痛点,中国土木在秘鲁市场采用“设备+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按照设备种类进行拆分,同一类别采购同品牌及3至6年打包服务,由供应商提供配件、维保、培训等。该举措不仅对现场管控、配件管控、专业培训和维保操作都起到强化作用,而且保证了设备出勤率的同时提高了设备完好率,实现降本增效。下一步将在非洲进一步试点。

段永毅表示,在碳中和、碳达峰成为国际共识,数字化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加速融合的背景下,境外绿色基建将催生更多发展机会。“双碳目标”要求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新设备的发展,更节能更环保;二是新技术深度赋能传统基建;三是新材料的应用,绿色环保成为时代主题。

最后,结合中国土木的自身经验,段永毅浅谈三点国内钢铁企业出海的战略机遇:

1、钢材产品出口政策调整。为了整合国内钢铁资源,压减粗钢产量,努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国家取消了部分钢材类产品的出口退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海外工程承包企业采购国内钢材制品的积极性。

2、产品标准限制。大宗钢材采购往往是国外业主甲控材料及甲供材料。我们要在努力提高钢铁标准化水平的基础上,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打破发达国家对国际标准的垄断,在采用国际标准时,既要考虑保护国内市场,又要考虑有利于扩大出口。

3、本土化生产优势。国内钢铁企业要充分利用属地化原材料,实现生产本土化。国内钢铁企业在海外设厂,铁矿石等原材料就地取材,既节省了物流及时间成本,也便利了中国在海外的基建企业采购,以规避钢材贸易壁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嘉宾个人学术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