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指研究院发布《分化与聚焦—2020年中国土地市场展望》。《展望》指出,一方面,2020年土地市场将延续分化趋势。一线城市保持稳定,在需求的带动下,二线城市供应量则可能会有较强增长,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使得地方政府将更多的考虑当地库存情况及人口流动特点相适应的供给计划,而加大这些城市土地的供给;除了部分重点城市外,预计三四线城市无论是供给还是成交都将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人口等因素,一二线城市及重点三四线城市将更加吸引房企的注意力,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先行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不断提升区域价值,房企将更加聚焦于这些城市,预计2020年这些城市的成交量将稳中有升;另外由于资金等资源更加青睐于优质房企,优质房企在拿地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土地资源也将向优质房企聚集。

回顾2019年,中指研究院指出,2019年全国300城共推出住宅用地10988宗,推出规划建筑面积12.17亿平方米,推出量较上一年增加4.56%;推出楼面均价为3706.1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85元;从城市结构看,一、二线城市推出住宅用地3869.9万平方米、49262.0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加807.7万平方米、5756万平方米,而三四线城市推出住宅用地68589.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258.5万平方米。从土地流拍情况来看,2019年住宅用地共流拍654宗,流拍规划建筑面积6390.3万平方米,比去年减少了4902.35万平方米;经历了2018年土地流拍潮后,地方政府推地更加理性,流拍情况也大幅减少。

相关新闻:2019年百强房企累计销售金额同比增长6.5% 较前两年显著放缓

12月31日,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显示,TOP100房企2019年累计权益销售金额同比增长6.5%,不及2017年的40.5%和2018年的35.1%。行业整体规模增速较前两年显著放缓。从全年业绩走势来看,百强房企今年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的整体销售业绩表现更佳,权益销售金额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同比增长7.5%和11.7%。下半年,企业加大供货力度,业绩同比增速也呈回升势态。特别是9月以来适逢年底供货高峰,企业业绩在推货、营销力度双双加码的推动下企稳回升。但综合而言,市场真实情况并不如企业业绩增速反映的那么乐观。目前市场去化压力犹存,企业整体的去化率水平仍处于相对低位。从房企全年的推货及去化情况来看,2019年规模房企整体在售项目平均单盘产能较2018年下滑,业绩增长主要靠项目在售项目的数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