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笔者上次发文过去3周左右,刚开年同业内大多数人一样,虽对全年行情看法较为保守,但对于年后开门红行情存有较大期待,在综合分析产量、库存、需求及宏观之后,认为3月-4月仍有较大的反弹动能。主要逻辑如下:其一,市场预期较低,价格泡沫少;其二,供给端生产较为谨慎,库存整体不高;其三,需求启动晚,意味着需求弹性将会更高;其四,3月作为一季度收尾的一个月,基建投资托底经济的方向不会变,重要会议大概率会释放实质性政策利好。

显然,目前来看,市场表现并未朝着笔者料想的方向去走,需求与政策实质性(资金)利好与预期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市场在弱预期下遇上了更弱的现实需求,黑色系出现了泥石俱下式的下跌,市场的抵抗显得乏力,下跌之顺畅让产业链各方心态亦接近冰点。

鉴于目前的市场情况,首先亮明观点:笔者认为,短期黑色系期货虽有超跌反弹的技术需求,但大概率无法带领现货走出一轮价量齐升的反弹行情,中长期市场核心逻辑将围绕“供需再平衡”进行,而这个过程在市场化条件下是漫长的,在此过程中,价格将呈现阶梯式下跌,甚至有可能出现周期性底部,达到供需平衡后,市场才会在需求复苏的背景下迎来新一轮的被动补库(复苏)周期。

如何快速走出行业困境?笔者在此呼吁,唯有打破幻想,国内大小钢厂联合起来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快速压减产量,才能有效缩短钢铁行业“供需再平衡”时间过程。

何谓“供需再平衡”?我国的粗钢产量峰值为2020年的10.53亿吨,表观消费量峰值亦为2020年的10.37亿吨,2023年我国粗钢产量仍在10.18亿吨的高位,但2023年粗钢表观消费量却降至9.3亿吨,较峰值下降超1亿吨,国内钢铁产能过剩压力渐增,市场将进一步寻求新的平衡。

究其原因,为防范房地产出现系统性风险,我国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近几年房地产投资逐年下行,用钢需求尤其是建筑用钢需求下滑明显,但同时,疫后经济复苏时间紧任务重,近几年来“稳增长”主基调下,基建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手段,房地产投资导致的建筑用钢需求下滑得到有效对冲,加之出口表现较好,粗钢表观消费并未出现断崖式下降,但近几年钢铁行业始终维持弱平衡格局。

大范围的基建投资有效的带动消费的同时,也造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累积,为防范和化解部分地区债务风险,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政策文件,要求全国12个高风险债务省市缓建或停建基础设施项目,包括交通、市政、产业园区、各类楼堂馆所和棚户区改造,除了学校、医院、供水、供电、供暖这种民生项目以外,2024年不得出现新的项目。

这无疑对钢铁需求而言是雪上加霜,这将直接导致用钢总需求再下一个台阶。据公开数据测算,房地产用钢需求占用钢总需求比例从2019年峰值35%降至2023年20%左右,预计今年将继续下滑,而近年来基建用钢需求约占总用钢量的从15%增至20%左右。

上文提到,2023年粗钢表观消费量较2020年峰值下降1.05亿吨,基本符合房地产领域用钢需求占比的降幅,而全国12个高风险债务省市缓建或停建基础设施项目,将大幅减少该区域用钢需求,经计算该12省市GDP约占全国总量1/5,但据数据显示,2021年12个省市基建支出占全国比重为33.6%,比重远超GDP占比,考虑前期上述12省市超前基建及过度开发因素,加之全国未点名的其他区域亦有化债压力,新上基建项目速度和难度进一步增加,保守估计今年基建领域相关用钢需求占比将下滑5%左右,按比例推算将下降4500万吨左右,加上房地产用钢需求下滑2000万吨(2020-2023年均用钢需求下降超3000万吨),假设制造业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背景下,用钢量增加1000万吨,国内用钢总需求下滑有可能超5000万吨。

据mysteel数据显示,2020-2023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下降1.05亿吨,3年平均每年下降0.35亿吨,2024年若如笔者预测国内粗钢表观消费下降超0.5亿吨,则意味着原有的供需弱平衡态势迅速打破,供给过剩压力将变得尤为突出,行业将在持续调整中重新寻求“供需再平衡”。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是核心任务,在风险解除之前,基建项目缓建、停建禁令短期亦不会解除,因此,必须认清目前钢铁行业的状态已经从弱平衡状态断崖式转为供给过剩状态的现实。

同时,铁矿石的反向拖拽效应仍会影响2024年的钢价整体水平,2023年,因钢材出口大增、废钢供给下降等因素使得我国对铁矿石需求不降反增,这也是铁矿在2023年能长期维持高价,不断挤压钢铁产业链利润的重要原因。

2024年情况则完全不同,一方面,钢材内需下滑相应会减少对进口矿的需求,同时,国内设备更新、管网改造及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将增加废钢有效供给;另一方面,低附加值钢材出口大概率将被限制,钢材高出口量难以持续,相应将减少国内钢材生产,从而减少对进口矿的需求,加之近两年四大矿山仍有大幅扩大产能及产量的预期,因此铁矿石价格进一步下行的风险仍然存在,这也是笔者认为钢铁行业有可能在本次调整中走出一轮周期底的原因。

在我看来,目前钢材价格运行锚定的核心因素便是需求,而非供给,即便出现所谓库存拐点,仍难以扭转成本下移对成材价格的拖拽效应,但无论如何,供给端(钢厂)必须要有所作为才能使行业更快的走出困境。

顺应周期规律,拥抱产业链价值回归与利润再分配,化被动为主动。对此,笔者认为不必过分担忧下半年的行情,即便绝对价格降到相对低位水平,也不见得利润会比现在还差,但重要的是能否熬过市场寻找供需平衡点的这个过程,对整个行业而言,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减产!减产!减产!

近几年来钢铁行业的亏损是建立在长期的产能过剩及行业内卷的基础上的,而行业处在下行周期将进一步加快行业洗牌与兼并重组,产能退出及产能集约化后的有序释放均能促进未来行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双碳”目标指导下,作为减排主力军,钢铁行业政策导向将从“能耗双控”逐步向“碳元素控制”,“碳定价”“碳交易”“低碳补贴”将成为未来两年钢铁行业热词,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将进一步推向纵深,届时钢铁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周期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