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制造的重要支撑,也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关键所在。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员企业安徽凯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凯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混合所有制企业试点单位,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功能陶瓷材料生产技术,全力构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为支撑的创新成长体系,全力打造从资源到产品的“大利润”平台,走出了一条“专”注细分、“精”细发展、 深挖“特”色、创“新”主导的“专精特新”发展道路,2023年7月入选工信部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作为凯盛科技集团应用材料板块核心骨干企业,公司按照“加快布局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加大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和研发投入,提升关键核心材料供给保障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另一方面坚持产业化导向,紧密结合集团和行业发展遇到的瓶颈制约,加强共性关键性基础技术研究,突破产业化关键环节。2022年,研发费用投入超2000万元,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技术创新育先机

巩固优势产品市场地位,确保核心竞争力。自主研发量产的稳定氧化锆短短三年时间产销量跃居行业细分领域前列,成功进入多家国际知名连铸耐材企业供应链,完全替代国外进口,成为行业隐形冠军;自主研发的稀土抛光粉通过多家信息显示行业头部客户认证,具有切削力高、晶体形貌稳定、粒径分布均匀、悬浮性好等特点,目前已完成多条煅烧生产线技改,产能达到3000吨每年;纳米钛酸钡陶瓷功能材料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热法和固相法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纯度高、活性高、结晶度高、化学均一性好,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高端片式多层陶瓷(MLCC)电容器用功能陶瓷粉体材料,成功导入下游客户,形成批量销售。

强化关键基础材料自主保障,实现多种纳无机材料工业化量产。采用先进的水热生产技术,开发出具有分散均匀、尺寸小、性能稳定等特性的高端纳米级复合氧化锆,应用于结构陶瓷、研磨介质、手机背板、齿科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固体燃料电池、光纤插芯等领域,成功导入新能源、精细陶瓷龙头企业;自主研发的高纯石英砂项目建成后,将逐步具备电子级(晶圆级)硅溶胶、5G/半导体用低放射高纯超细球形材料、光伏/半导体用合成二氧化硅等产品生产能力,能够填补我国在高端硅基材料细分领域的空白,保障高新技术领域基础原材料的战略安全。

以机制创新开新局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运用以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的市场化选聘机制和契约化考核机制,通过在职研究生学习、技能水平提升等方式,为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作为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拥有33名科研攻关骨干,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1人。

建立科技投入长效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用足用好中国建材集团激励“工具箱”,制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管理奖励制度》,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产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有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和新项目达产率,既合理调配了内部资源,又充分调动了核心骨干尤其是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热情和责任担当意识。以管理创新谋发展瞄准管理优化,实现党建经营“一肩挑”。完善党组织前置程序,合理配置董事会、监事会人员,厘清经理层和党组织的权责边界,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清单,切实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效能。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依托凯盛科技集团平台优势,与蚌埠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累计拥有授权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安徽省科技成果登记24项,承担国家级、省级科技重大专项3项,获得安徽省专利优秀奖、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中国建材集团技术革新奖等多项荣誉。未来,凯盛应材将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持续固链补链强链,在集成电路、电子信息、芯片、高端光学、生物医疗等领域精益求精,推动材料板块结构优化和能级提升,为助推我国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