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全国大宗商品综合价格指数初始值为1201.14,终值为1189.51,报告期内下降0.97%;大宗商品综合价格指数3月均值1195.67,环比上升,增幅0.04%(前值为0.00%);同比下降,降幅7.02%(前值为-1.69%)。分行业来看,报告期内(2023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各行业价格指数中除建材和钢铁行业相对于月初上涨,其余行业价格指数则不同程度下跌,其中农产品行业报告期内跌幅最大,为3.21%。具体数据见表1:

 

在多空因素交织下,3月份中国大宗商品综合价格指数先扬后抑,震荡运行,月均值环比略上升,同比下降。主要因素是:1)国内经济景气水平回升,信心持续恢复:2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9.9%,回升0.5%,人民币贷款存量同比11.5%,回升0.4%,实体融资需求增加,经济活跃度提升;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1.3%(前值-5.9%),利润同比-22.9%(前值-4.0%),利润率4.6%(前值6.2%)。3月官方PMI数据公布,其中制造业PMI 51.9%,前值 52.6%。供需两端继续同步改善,生产和新订单指数为主要贡献项,国内经济将持续复苏。2)海外系统性风险逐渐缓解。受美国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瑞信倒闭影响,市场对系统性风险的担忧迅速发酵,随后,美国监管机构承诺银行储蓄将受到保护,同时,在瑞士央行的撮合下,瑞信风波最终被瑞银以30亿瑞郎收购解除,系统性风险危机缓解。

预计4月份谨慎乐观,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或将偏弱震荡。主要因素是:1)欧美银行业流动性危机暂时未有更深一步影响,但高通胀隐忧仍存,5月份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仍有加息可能,欧美制造业持续收缩,外需不容乐观。2)一季度中国经济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复苏态势并不稳固,需求尚未全面恢复。欧佩克意外减产刺激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而钢铁、动力煤水泥等行业呈现“供给高位运行,需求韧性不足”格局,短期价格震荡偏弱。综合来看,4月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或震荡运行,涨跌空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