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芜湖是一个坐落在安徽东南部美丽的滨江小城,也是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春秋时因“湖沼一片,鸠鸟繁多”而得名鸠兹,汉武帝时期因“地卑积水,而生芜藻”,故名“芜湖”。这座城市的标签从2500年前《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吟诵过的君子之城到多年前较早开埠通商的开放之城,从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商业发祥地和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到70年前中国革命披肝沥胆的红色之城,如今这里是诞生海螺、奇瑞、三只松鼠并以创新制造领跑安徽的品牌之城,发展之路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深耕的“芜”字号自主品牌对这一方沃土的贡献。

芜湖坐稳安徽“老二”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618亿元,比上年增长8.2%;财政收入621亿元,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29元,增长9.8%;城镇新增就业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

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局

从GDP增速上来看,芜湖依然保持在安徽省平均水平以上,仅次于省会合肥。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平稳、高速运行。另外,2019年芜湖市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三大产业比重由6.8:63.5:29.7调整为4.9:57.2:37.9。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个支柱产业持续发力,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0%。房地产开发却不尽如人意,在2019年2季度出现了负增长,这一点从芜湖的房价上便可窥一二。

农业— 鱼米之乡写新篇

芜湖盛产大米历史悠久,自宋元起就被誉为“鱼米之乡”。清光绪年间,优质的稻米和便利的交通让芜湖成为“四大米市”之首,芜湖市地理自然环境优渥,可以生产出品质优良的高端籼米。2018年初市农业农村局形成了一份《关于“芜湖大米”品牌培育的调研分析和建议》。通过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嘉兴市农科院交流取经,经过调研分析明确了,依据米饭外观、气味、适口性等多项指标,确定了美香占2号、F01、康优香占、佳优长晶、金香优、臻香丝苗6个水稻优质品种作为备选品种。按照品牌生产基地标准,优选了南陵县永兴米业、繁昌县华园米业、芜湖响水涧农业生态休闲公司、繁昌县宏庆米业等4个“芜湖大米”品牌生态种植产地为示范基地,今年示范面积扩大到5000亩。

图片来源:三山瞭望

工业 — 芜湖轻轨“芜湖造”

自2018年开始,城市在建轻轨“满城挖”,让许多刚去芜湖的人认为和网上宣称的“精致”相比有一定差距。实际上,这便是是方便之前的“不方便”。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未来芜湖城市轨道交通的交通工具—轻轨列车就是在芜湖本地生产的。2020哦年芜湖便有望实现城市轻轨的试运行,这也同时意味着,芜湖轻轨列车将实现直接从生产线下线并驶入城市轻轨轨道,轻轨列车“芜湖造”将成为芜湖人新的骄傲。

旅游业— 无中生有到 “欢乐芜湖”

说起“欢乐芜湖”,所有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方特。2013年伊始,市委以“一号文件”印发《关于打造欢乐城市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把芜湖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欢乐城市”奋斗目标,如今,方特、新华联海洋公园、大浦乡村世界、丫山花海石林、马仁奇峰玻璃栈道……一张张响亮的旅游品牌,正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将芜湖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截至去年年末,芜湖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33处,其中4A级及以上11处,5A级景区1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接待国内外各类游客5749.11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699.54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28.01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1312.74万美元。游在芜湖自然也食在芜湖,芜湖的美食可不仅仅是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的虾子面和《一城一味》中的小笼汤包,街头巷尾的小味道,无不让食客欲罢不能。

在过去的一年,对家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许多产业的无数的自主品牌打造所做的努力和成就。“芜”字号其实不局限于奇瑞、三只松鼠、海螺等品牌,更在许多制造业领域展露头脚,2018年,芜湖市打造了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毕业后,年轻人迫不及待的踏上看看外面世界的路,尝过各地的美食也吃过四海的水,但于我而言,拿什么和家乡相比,都还缺了一味。游览芜湖只要三天,体会她却需要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