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全省工业战线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国内需求不足、转型压力增大等挑战,认真对标支点建设的“五个功能定位”,聚焦“五个以”实践体系框架、“五个一”省级发展调控机制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五个关系”和“三个统筹”的方法论,立足当前抓运行稳增长,着眼长远建体系壮产业,工业经济高开稳走、进中提质。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居全国十个工业大省第5。为激励各地比拼赶超、争先进位、再创佳绩,现开辟“半年看工业”专栏,全方位展示上半年全省工业领域的重点成绩、特色亮点,敬请阅鉴!

武汉市:夯实基本盘 培育新引擎

巩固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一是指标承压回升。上半年,面对部分重点行业持续承压不利局面,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超全国增速1.6个百分点,副省级城市排名第5,较一季度前进1位,对全省增长贡献率达到34.9%;工业投资连续5个月两位数增长,增速(16.8%)较1-5月加快1.2个百分点,分别超全国、全省增速4.2、1.8个百分点。

二是质效趋优向新。新产业引领,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33%、占规上工业比重19.3%、增长贡献率67.8%,分别较一季度提升1.8、3.2、15.7个百分点。新企业加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进规企业工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2.7%、23.4%。新产品增量,新能源汽车、光电子器件、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84.3%、30.9%、18%、12.5%。  

三是施策加力提效。向上争取支持,抢抓“两新”“两重”机遇,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项目,其中54个入围工信部首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清单;获评首批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加大政策激励,及时调整汽车、芯片等产业政策,支撑龙头企业扩市场、去库存;加快惠企资金兑现,专项资金执行进度较同期加快4.5个百分点。深化精准服务,落实“一企一策”要求,做优“周五之约”品牌,协调解决重点企业困难诉求600余项。

宜昌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助力工业经济稳增长

今年以来,宜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工业提速进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上半年,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总体延续平稳态势。

一是制造业生产稳步增长。1-6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0%,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41.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24.7%、18.3%、26.8%。二是工业项目有序推进。1-6月,全市实施工业项目1324个,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6%。兴发微电子、宁磷精制磷酸、人福大健康产业园、安琪生物科技园等150个亿元以上项目已相继开工建设。楚能、欣旺达、新宜化工等128个工业增长点项目投产出力,合计拉动该市工业增长5.2个百分点。三是主体培育增量提质。1-6月,该市新增137家规上工业企业,总量达1726家。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1家(兴福电子),总数达到6家。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家,总数达到635家。新增省级单项冠军7家,总数达到63家。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将获得中央财政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

下一步,宜昌将认真贯彻落实新型工业化要求,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工业“赛马”、紧盯重点增长点项目挖潜、聚焦企业发展痛点难点,持续做好全要素保障服务,推进工业提速进位,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宜昌产业力量。

黄石市:上半年工业增速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黄石市工业战线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以稳增长为首要任务,奋力奔跑、狠抓落实,工业经济保持了高开稳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顺利实现了“双过半”,工业总量、工业增速、企业数量和各类示点示范全面呈现新高。上半年,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1,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黄石篇章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是重大增长点支撑有力。建立预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增长点项目库,抓紧抓实抓细工业重大增长点投产达效服务保障,推动一批增长点超前出力,上半年,该市100个工业增长点已顺利投产70个;10个预增产值过10亿元的重大增长点已达效8个,拉动该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4.3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培育成效明显。锚定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的目标任务不动摇,统筹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促进优质企业发展壮大。上半年,该市新增规上企业72家,净增52家,规上企业达到914家,为历史最高。该市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60家,总数达338家;该市省级单项冠军达到96家。

三是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加速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创新研发等举措,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激发产业新动能。上半年,该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高于去年同期32.7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2%,高于去年同期38.4个百分点。

十堰市:

全力以赴推动工业提质增效

全力以赴抓好工业提速进位。深化工业经济运行“赛马制”评价机制,对该市9个县市区和19个工业重镇开展“赛马”综合评价,加强评价结果应用,全面提升运行质效。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到60.8%,全省第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较1-5月提升1.2个百分点,全省排名较一季度前进4位。

全力以赴推进产业提能升级。工业大类行业增长面达到77.1%,其中24个行业产值增速达两位数以上。该市中重型卡车产量同比增长2.8%,专用车产量同比增长22%,汽车零部件产值同比增长8.6%。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创成全国“千兆城市”;新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工厂类试点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举办首届低空经济展,湖北首条低空物流配送线路在十堰首飞。

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落实进度。广泛征集形成重点企业设备供给清单,136种产品纳入《湖北省工业领域部分设备及产品供给清单》,发布《十堰市重点行业装备供给清单(2024)》,涵盖该市157项设备产品。实施“千企千亿”技改提升行动,上半年实施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7个、5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0个,工业技改投资较一季度大幅提升,增速达到20.3%。

荆州市:稳扎稳打求进位

行至半程步更疾

今年以来,荆州市系统深入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新型工业化全过程,顺利实现双过半,为全年精彩打下了坚实基础。1-6月该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高于全省5.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一是主导产业保持增长,龙头企业带动明显。36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66.7%。主导优势产业中,现代化工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8.4%;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美的系企业累计产值同比增长28.4%。

二是工业投资大幅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6%,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8.4%,高于全省7.4个百分点,两项指标较一季度均提升5个位次,工业投资后劲持续加强。联合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融资支持,目前已有27个项目入选工信部首批推荐名单。

三是关联指标支撑有力,工业用电增幅稳居第一。工业用电同比增长23.1%,居全省第1位。1-6月,957家新工业用电户用电总量同比增长176.5%,对工业用电增长贡献率达88.17%。

荆门市:增强动力源  夯实基本盘

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荆门市紧紧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目标定位,推动石化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抢抓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风口,加快构建“4211”现代产业体系。上半年, GDP增速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4位;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速居全省第1位,工业用电量、工业增值税增速均居全省第3位。

一是强化招落服,培育壮大工业增长点。认真落实“赛马制”要求,以重点工业项目招落服为抓手,全力稳存量、抓增量、防变量,筑牢工业发展硬支撑。上半年,长城汽车新增产值过百亿,增长214.9%;亿纬、荆门石化、格林美产值分别增长36%、23.2%和11.3%。

二是培育新动能,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融入全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该市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达到15个,数量居全省第1位;2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百亿企业达到5家。上半年,该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1%。

三是着力强保障,营造最优环境。打造供应链平台,推进融合发展,做实“两个畅通”,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全力打造“荆天办”营商环境品牌,帮助企业降成本、提效率、破瓶颈。

黄冈:抢抓“两新”“两重”重大政策机遇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上半年,黄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高于全省平均2.9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速44.6%,高于全省平均33.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累计工业用电量增速等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态势不断巩固。

一是抓实项目谋划和投资,在塑造新动能上发力。抢抓政策机遇,加强项目谋划。征集2000万以上设备更新项目434个。建立全市工业领域设备供给清单,67家企业入选全省工业领域设备供给清单。推动企业积极“上链融圈”,在发布的湖北制造“两新”行动供应链平台中,黄冈已有92家工业企业入驻平台,累计上架各类工业产品117个。

二是加快供应链建设,在重塑产业链上发力。围绕特色优势产业,以供应链建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麻城金石链、武穴建材链、团风钢构链、红安泛家居链、浠水鸡蛋链、蕲春蕲艾链等特色供应链平台。

三是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在培育新增长点上发力。明确废金属加工利用、废旧家电、电池回收拆解、废旧光伏、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发展方向,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举办循环经济头部企业“进黄冈”活动,加大招引推介力度,推动循环经济产业由初加工向高附加值加工方向发展。

四是加快推进“智改数转”,在数实融合上发力。加强数字化赋能。依托采招云搭建“两新”数字化供需对接平台,成功入选全省“两新”行动供应链省平台试点城市。建设黄冈市中小企业互联网平台,多角度灵活组合分析数据,对工业进行动态监测和统计分析。

恩施州:工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上半年,恩施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力以赴稳增长,组织辖区县市开展工业经济“赛马”比拼,“拼”工业经济运行,“赛”工业项目招商,恩施州工业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预期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工业总量逐步壮大。上半年,海大生物、靓利能源、锦华新材料等增长点投产达效,拉动工业快速增长。恩施州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增速排名全省第3位,高于全省平均4.8个百分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9家,总数达到574家。

二是企业质效显著提升。上半年,恩施州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9家,总数达到147家,实现成倍增长;省级单项冠军7家,总数达到20家。累计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23.2%。累计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5%。规上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1.6%,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下降。

三是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上半年,恩施州投产工业项目147个,其中工业技改项目57个,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3.2%,增速排名全省第2位。信濠光电、鹤峰同广和、子旭科技等项目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将释放增量拉动下半年增长,预计下半年恩施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将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天门:量质齐升

工业经济实现倍增发展

今年以来,天门抢抓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机遇,着力构建“一主两新三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工业倍增125工程”,该市工业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上半年,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排全省第9位。

一是倍增政策落地显效。《支持工业企业倍增七条意见》出台以来,已兑现技改投资、贷款贴息、用电补助共计8000余万元,全力帮助企业扩投资、降成本,支持企业加快发展。上半年,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工业用电量增速分别高于同期5、26.5、6.1个百分点。

二是重点企业支撑有力。今年以来,连续召开11家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座谈会,为企业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支持企业倍增发展。截止目前,已兑现“一企一策”奖补资金约1亿元。上半年,11家重点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18.5%,拉动该市工业经济20.9个百分点。

三是主体培育步伐加快。加大《关于加快工业企业进规入库的五条意见》宣传力度,强化部门联合指导服务,推动企业升规纳统。今年以来,该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1家,较同期新增20家,其中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园项目动能初步显现。

孝感市:千方百计稳规进规

全力稳住工业大盘

孝感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稳增长有关要求,以稳规进规为抓手,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支持。继去年新增规上企业246家、净增179家后,今年上半年,该市新增规上企业165家、净增87家,居全省第3,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孝感市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把工业抓大”的鲜明导向不动摇。年初,该市结合“4+2”主导产业链长制责任分工,实行“一条产业链、一批培育后备企业、一名市领导包保、一个部门牵头、一套政策体系扶持”的推进机制,高效统筹推进规上企业培育。

二是强化调度督办,汇聚工作合力。高位推进“211”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今年该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12个,其中主导产业项目285个。实行亿元以上项目周报制度,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看比学促”集中拉练活动,2023年至今投产的亿元以上项目中已顺利进规139个。建立规下企业培育库、跟踪库和申报库,共入库458家,系统谋划进规培育与申报工作。

三是强化引导激励,提升工作实效。今年该市共161家企业获得全省工业“开门红”政策进规奖励,对首次进规企业提高了奖励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叠加奖励政策,吸引中小企业积极冲刺进规。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申报专精特新、绿色制造等试点示范项目,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引导规下企业尽早尽快进规。全面落实创新服务企业“十项制度”,双月分产业召开政企恳谈会,实行“企业点单、部门接单、督查跟单、办结销单”闭环管理服务机制,共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355条,全面稳住规上企业基本盘。

阳新县:“四个紧盯”推动工业扩量提质

近年来,阳新县始终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不断推动工业经济提档升级、扩量提质。今年元至6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7%,高于全省6.8个百分点。

一是紧盯招商引资,扩有效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重点围绕先进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品牌鞋服等主导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1至6月份,总投资5亿元的远大医药大健康营养品生产线、总投资10亿元的鑫泰再生资源改造项目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签约落地。

二是紧盯项目建设,增发展后劲。坚持“周末跑工地”,抓细抓实分类管理、领导包保、双月述评等项目推进机制,扎实开展“两个百日攻坚”行动,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总投资110亿元的远大永晟制剂等20个新建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娲石绿色环保材料等19个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

三是紧盯科技创新,抓赋能增效。抢抓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大力推进“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争取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6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4%。

四是紧盯企业需求,促服务提质。聚焦企业需求,扎实开展“双百活动”,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销售等情况,大力解决企业存在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7个。不折不扣落实各类惠企政策,减免税费5000余万元,拨付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资金约3000万元。

谷城县:技改提质促转型  做优工业强支撑

谷城县加快企业技改提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硬支撑,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今年上半年,该县实施工业项目84个,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6%,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2.6%,实现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2.6%。

一是坚持链式思维,推动产业集聚。积极对接《湖北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谋划设备更新项目85个。发挥优质硅矿资源优势招引项目,引进世界500强吉利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谷城。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上半年,该县新开工工业项目55个,目前已建成7条优势产业链,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5家。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促进产业升级。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6家,年转化科技成果20件以上。出台《谷城县支持实体经济政策》,县财政每年拿出4000万元,支持企业技改提质增效。推进可视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在企业广泛应用。三环锻造成为国家智能工厂,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国家绿色工厂7家。

三是坚持赋能增效,做强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再生钢铁成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发展。形成新源车配套、出口创汇、商用车配套三个三分之一格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数据采集应用、机器换人操作,实现减人、节能、降耗、提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