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北京库存拐点先于全国两周出现,去库斜率强于全国,3月2日库存96.71万吨见顶,截止5月16日累计下降60.26万吨至目前36.45万吨,降幅62.3%。本周库存预计继续下降3万吨左右,库存降至去年7月份水平。进入二季度以来北京库存快速下行,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抛开一些非关键性因素,小编拟计划从钢厂利润、投放量、需求及钢贸商心态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一、钢厂利润低,产量不高

4月份螺纹钢价格触底反弹,累计上涨310元/吨,钢厂月均利润142元/吨,京津冀钢厂复产积极性提升,东华、鑫达产线复产。5月京津冀作为国内高价区,钢厂暂时仍有几十至一百元/吨利润。华东、华南钢厂盈亏线附近,西南亏损,出现逆潮流的“南材北上”的情况。

 

二、核心原因在于投放量少

23年钢厂对北京市场的投放量735.89万吨,投放占比前五:敬业38.46%、承钢25.29%、新抚10.82%、凌钢8.43%、乐钢5.08%。24年1-5月钢厂对北京市场投放量251.6万吨,较去年下滑28.39万吨,前五大投放钢厂,敬业投放占比增加至50.64%,新抚钢增加至11.72%,其他均有所下滑。敬业钢厂转向板材生产是个长期趋势,承钢2023年因为利润原因停产的高炉于近期烘炉点火,预计6月中旬出铁水,新兴铸管2024年对于北京区域完全没有投放,凌钢因为重组的原因,对于北京区域投放也在减少,以直发为主的新抚钢及西林入库资源较少,东华鑫达临时复产,对于库存变化影响相对小。

三、需求表现尚可

如下图所示,今年需求是历年中较低水平,但4月需求超过去年同期,核心原因在于2024年春节靠后,需求在3月未能有效起步,考虑到“清明节”假期后,作为产钢大省的河北钢厂产量不高,但北京需求较其他区域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一个原因是去年洪水之后,北京需求集中释放;另外一个原因是外埠资金看到北京区域基本面好于全国,在北京区域拿货炒货所致。

四、钢厂直供直发比例加大,钢贸商留货积极性不足

钢厂直供、直发比例明显增加,北京以现货投放为主:敬业、凌钢;直发投放为主:新抚、西林;承钢由现货投放为主转为直发为主。钢贸蓄水池功能干涸,钢厂与钢贸商关系进入新阶段,所有钢厂尽可能加大直供直发比例,资源在市场流转次数减少,叠加传统旺季即将过去,留库存挣钱难度加大,开年至今建筑钢材价格走出“V”字形格局,多数钢贸商至今仍未盈利,留货意愿不足。

总结

纵观2024年至今的北京建筑钢材库存情况,核心在于钢厂利润水平不高,长材向板材铁水转移明显,投放急剧减少所致,这个是最核心的原因,其他的像需求水平及钢贸商留货意愿是次要因素。赔钱的生意没人做,这个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从2023-2024年冬储的情况也能一窥一二,以前主动自储的钢厂减少,钢贸商受制于落地亏的原因,除了协议户按照钢厂政策要求被动累库以外,次终端给下游备货积极性不足,下游自行备货担心节后涨价的情况也有所减少。拿着大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最后落个穷忙,钢贸商也不是活雷锋,做企业,利润是对于企业家经营能力的奖赏,不挣钱的生意做的积极性必然下降,未来北京区域建筑钢材直供比例或进一步提升,库存水平或保持低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