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贵州南大门的独山县,是贵州南向开放“桥头堡”。改革开放的春风滋润着这片土地,掀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

风从南边来,孕育出一个工业产值40亿元的特色工业园。

不久前,来到独山进行项目考察的浙江商人汤先生,对当地的印象很是深刻:“当地服务体贴到位,做事认真实在,让我们感觉像家一样温暖。”

汤先生说,贵州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的召开,足见贵州省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36条措施更加坚定了其在贵州投资的信心与底气。此次到独山考察,希望能在风电、光电等新能源领域达成合作,助推园区企业节能降耗。

独山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服务办公室主任莫有良介绍,独山麻尾工业园区于2004年迎风而生,20年风雨兼程,已发展为以基础材料(铁合金)和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工业园区。现有规模企业36家,年产各类基础材料合金近50万吨,年可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以上。2023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9.48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亿元。

独山制定印发《独山县工业企业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独山县2023年“双培育双服务”工作方案》,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强化要素支撑。同时,根据园区发展定位,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推动企业之间耦合发展。此次浙江客商考察,园区积极搭建桥梁纽带,当好服务员,推动补链、强链。

“我们在独山各级各部门的一路关心、支持下走到了今天。”在独山麻尾工业园落户10年,独山金孟锰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钢坦言,企业发展壮大,得益于园区独特的区位优势,更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积极营造的良好营商环境。年初,《关于推动2024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工作实现“开门红”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后,园区领导就及时传达相关政策,并指导企业进行申报。

风从南边来,持续掀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

省委、省政府将独山经济开发区和麻尾工业园区纳入省“十四五”规划纲要;黔南州委、州政府将贵州南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写入州第十二次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独山编制完成《贵州南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独山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将原独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独山麻尾工业园区纳入经开区范围,形成“一区两片三园”规划发展格局。

2023年,独山发放优惠利率贷款6.03亿元、小微企业贷款2.89亿元、普惠小微贷款2.92亿元,政策、资金、服务多方资源聚合,滋润着民营企业发展。

凭风而上,老牌企业蓬勃发展,新兴企业争相入驻,不断为独山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我们就是被独山高质量的服务吸引而来。公司在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一直向着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转型升级,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位于独山经济开发区轴承产业园的贵州元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武斌说,好政策更需要好的落实,企业从落地之初的30条生产线发展到如今的100条生产线,2023年实现产值1亿元,这背后离不开独山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2月27日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曹武斌被表彰为“贵州省优秀民营企业家”。他告诉记者,《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给予民营企业极大鼓舞,他们将抢抓民营经济发展机遇,抢生产、扩产能,再上新台阶。

风从南边来,奋力追风去。独山主动作为,不断拿出更优的举措、更好的服务助力企业趁势而上。

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窗口,独山县政务服务中心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在黔南州率先成立“企业之家”,设立企业帮办代办中心、企业首贷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企业诉求接处中心、惠企政策兑现中心、企业产品展示区“四中心一专区”,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融资、问题反映、政策咨询、加入商会等服务。

政府与民营企业相向而行,结出硕果累累。数据显示,2023年,独山县有规模以上企业206家,民营经济生产总值90.7亿元,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