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11月15日,国内期货近月合约价差超过700元/吨,达到今年历史价差新高,仓单库存低,形成了一定的挤仓局面。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从上海期货交易所所公布的仓单数据来看,截止至11月14日,仓单总数仅有1056吨,且都集中在上海,与近月合约所持单数相比仍有一定的缺口,但考虑到目前铜市场现货供应本就紧张,且市面货源处于高升水,因此转采交仓的难度较大,挤仓局面也随之形成。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从过往的历史来看,11月挤仓可能性较小,且实际难度不小,因此对于部分投资者而言,此次高月差的形成也属于“出于预料”,但从近来的基本面表现来看亦属于“情理之中”。

1、供应端:内外均有所收缩

首先,从供应端来看,近来国内产出虽然稳定,但已经出现部分阳极、冷料的紧张情况,尤其是在10月中旬开始,精废价差持续收窄,进一步压缩了废铜的流通量,导致这一情况有加剧的趋势。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其次,由于11月时逢国内电解铜长单谈判期,部分上下游企业的长单谈判均会在11月陆续开始,部分企业甚至早在10月便开始进行意向谈判。以上海市场平水铜为例,今年平均升水100元/吨,较2022年下跌130元/吨,市场价格下滑明显,为考虑到长单谈判一定的议价压力,部分个别炼厂开始停发货源至仓库,而选择多进行厂対厂交易,导致国内库存持续下滑,仓单数量也急速减少。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而进口端,虽然近期进口盈利窗口持续打开,但实际入库货量有限,加之短运输周期的近洋货源库存也在持续减少,保税区库存更是降至历史低点,进一步促成了国内市场的挤仓局面。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2、消费端:消费表现高于预期

以最大的铜加工材铜杆为例,近来产能表现一直处于年内较高的位置,虽然新订单有所收窄,但考虑到前期的订单较为充分,部分企业维持交单计划,产出表现相对稳定;需求端的表现甚至相对高于市场预期。

 

数据来源:Mysteel

数据来源:Mysteel

另一方面,由于前期精废价差的收窄,精铜杆订单有明显的替代再生铜杆的消费,进一步支撑了国内精铜消费。根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的测算来看,国内每月精铜与再生铜的可替代消费量预计数量在7-8万吨左右。

 

数据来源:Mysteel

总结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此次挤仓虽然不及去年下半年水平,但也刷新了年内新高,也为市场整体供需双方敲响警钟;不过后续年内再度迎来高月差的可能性较小。

首先是年末企业多以回收资金为主,挤仓所需的资金占有率较高,对于企业年末结算来说无形增加了风险;其次是年末下游企业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需求缺少直接支撑,后续再度形成挤仓的趋势的驱动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