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八个交易日走高,上调2点报7.1779,10月累计上调19个基点。交易员表示,中间价报价显示监管层稳定市场汇率预期的态度仍坚决。

10月以来,美元指数继续保持强势,美元兑几乎所有G10货币(瑞士法郎除外)均出现升值,但人民币汇率逐渐稳定在7.3附近,整体跌幅较9月收窄,说明市场普遍预期汇率走势接近触顶,对于后续人民币汇率信心增强。

具体数据显示,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幅为0.24%,最高升至7.2762,最低跌至7.3235;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幅为0.40%,最高升至7.2696,最低跌至7.3467。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表示,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内经济走势呈现边际向好态势,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形成支撑。另一方面,目前美债收益率虽然大幅攀升对美元指数形成支撑,但同时也加大了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和美债抛售压力,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讨论将在年底前后升温,美元指数强势上升基础逐渐弱化。

10月,稳汇率政策继续发力。11日晚,中央汇金时隔8年再度增持四大行股份。按10月11日收盘价计算,中央汇金增持工行、农行、建行、中行A股股份金额合计为4.77亿元,并拟未来6个月内继续增持。时隔12天,中央汇金公司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表示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此外,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中金研报认为,政策层面对稳定资本市场和稳增长所采取的进一步举措对市场信心或有明显提振。

2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表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适时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发挥外汇自律机制作用,加强预期引导,逆周期调节外汇市场供求。

13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回答记者关于中美利差对汇率影响的提问时表示,人民币汇率总体没有偏离基本面,人民币对其他非美元货币走势偏强。中美利差倒挂不是新问题,近两年来中美货币政策走势分化,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已经在市场化价格中体现;从总趋势看,未来中美利差将逐步回归正常,近期市场已经在逐步消化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完整信息,中美利差将逐步恢复至正常区间,这也将有利于支撑人民币汇率。

中信证券认为,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或在当前水平继续保持震荡。长期来看,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仍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明年美债利率或仍是“higher for longer(即更长时间维持较高利率)”的整体环境,因此美元指数下行或需等待更长的时间,人民币能否重新升值更多取决于国内自身因素的改善,即经济预期的扭转而带动的人民币实际需求回升。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人民币升值动力评分指标目前已经走出底部区间并沿着市场一致预期逐渐上行,预期将于未来6个月回升至18.5分。预计在中性情景下,随着中国经济逐渐修复推高库存周期水平、中美金融周期差异的逐渐收敛,以及中国出口景气度的好转提振贸易结汇,人民币有望在中长期进入震荡升值的阶段,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即将开启一轮升值趋势。

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23年1-9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38.9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比例为24.4%,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以金额计算,9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5.8%,超过欧元占比(5.43%)。不仅如此,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的占比从2022年初开始迅速增加,今年9月,这个占比是2022年1月的3倍。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当前我国对外经贸愈发多元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发展迅速,通过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等,进一步便利了跨境结算支付,节约了汇兑成本,降低了汇率波动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美元信用有所下降,各国也在积极降低对单一货币过度依赖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