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月物价数据。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2%。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5%,环比上涨0.4%。

业内专家表示,9月受工业品需求恢复等影响,PPI涨幅扩大,分项数据则反映出国内中下游工业制造业经营状况逐步改善。同时,PPI数据已连续三个月改善,预计PPI同比改善态势有望延续。受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影响,9月CPI环比继续上涨,但同比持平。而CPI环比连续三个月回升,反映国内物价整体在回升中,物价改善进一步得到确认。也有专家表示,PPI与CPI环比涨幅的差值加大,反映出上下游不均衡修复的特点。

9月PPI环比涨幅扩大 中下游制造业经营状况改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9月份,受工业品需求逐步恢复、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涨等因素影响,PPI环比涨幅扩大,同比降幅收窄。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研究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9月PPI同比-2.5%,连续三个月改善。主要是国内衣着、日用品等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回暖,带动工业品价格改善;9月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价格有所反弹,叠加去年基数效应减弱。8月PMI指数中原材料购进价格和采购量均改善,反映部分行业企业逐步增加库存储备,以应对未来市场需求回升,同时,9月原油价格同比转正,对国内工业生产者价格构成提振。

从分项看,9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各分项“跌多涨少”,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则表现为“涨多跌少”,这一定程度反映出国内中下游工业制造业经营状况在逐步改善中,周茂华还表示。

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杨畅则认为,9月PPI同比跌幅继续收窄,环比上涨0.4%。分行业看,上游行业环比上涨且涨幅明显,中下游行业涨跌互现,供需呈现不同步的特点。例如煤炭采选、油气开采、黑色矿采、有色矿采均呈现环比上涨态势,但冶炼环节涨势偏弱,导致中游利润压力可能加大;另外一般日用品与耐用消费品的涨幅相对偏弱,也反映终端需求仍待修复。

周茂华认为PPI同比改善态势有望延续。国内需求向趋势水平回归,工业品市场供需趋于平衡,工业企业逐步转向主动补库存,国内需求回升是关键,且基数效应减弱;以及近几个月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价格下行阻力有所增大等。

英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认为,展望10月PPI当月同比难以大幅上行,月度边际涨幅大概率继续收窄。

CPI环比连续三个月回升 物价改善进一步确认

董莉娟表示,9月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CPI环比继续上涨,但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同比由涨转平。

“9月CPI同比持平,主要是市场供应充足、基数抬升,季节性因素推动。9月节前日用消费品供给充足,猪肉产能充沛,海产品供给供给增加,加之去年基数高,价格同比增速回落;同时,开学季推动鲜菜、教育服务等价格,但旅行、交通等服务费价格明显回落”,周茂华表示。

杨畅表示,CPI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2%,短期企稳回升,PPI与CPI环比涨幅的差值加大,反映出上下游不均衡修复的特点。在食品中,畜肉价格上行速度放慢;非食品中,与燃料相关细分项上涨明显,例如交通工具用燃料、水电燃料均呈现上行态势,反映了上游价格向下游传导的特点;另外中药价格继续环比上行明显;旅游价格呈现节前阶段性回落的特征。

周茂华认为,CPI环比连续三个月回升,反映国内物价整体在回升中,物价改善进一步得到确认。预计年内消费者物价延续回升态势。主要是消费需求修复,有望带动商品和服务消费逐步改善;原油价格反弹及服务需求释放,服务类价格平稳增长。但另一方面,国内供给领先于需求恢复,生猪产能充裕,日用消费品供应充足等,物价走势温和。

郑后成预计,展望10月CPI当月同比面临基数效应方面的利多,但是也面临来自“猪油”两方面的利空,大概率在9月的基础上小幅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