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镍价深跌,截止9月14日上午,沪跌至161500元/吨附近,较前期高点下跌接近11860元/吨,跌幅超过6%。本文从基本面出发,结合部分宏观视角,挖掘镍价下跌逻辑,并对后市进行一定的分析展望。

一、近期镍价下跌逻辑探讨

从进入7月开始,沪镍开始进入明显的震荡走势,均价较之前有所抬升。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整体宏观环境开始变好,二是整体的库存,包括可交割资源量级并未出现明显提升。但是整体纯镍的产量却在不断提升,这就导致虽然镍价有抬涨空间,但过高的镍价同样会减缓市场消化速度,这就是为什么近期纯镍市场除金川资源以外基本处于贴水状态。上下承压导致镍价呈现明显的区间震荡。而近期的大幅下跌的主要逻辑仍是两个,一是美国8月CPI数据同比上升3.7%,略超前期预估。二是上周国内以及LME库存出现明显累积。

先说第一点,美国CPI同比上升导致经济通胀的担忧再起,有色整体承压。此次CPI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沙特以及俄石油减产,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带动CPI指数上涨。但就核心CPI而言并未呈现预期外的上涨,核心通胀较为稳定。市场对于此次CPI的超预期上涨也并未有过多反应,美股甚至依旧维持强势。对于宏观上的影响我们不置可否,但近期美联储继续加息引导有色行业普跌的概率不大。

再说第二点的库存问题,上周国内库存以及LME库存同时出现垒库,国内精炼镍库存增加2098吨至14173吨,涨幅17.37%,沪镍库存更是刷新近一年的高位。全球镍显性库存增加2908吨至52153吨,涨幅5.91%,LME库存同样增加810吨至37980吨,库存的累积大大缓解了整体的资源紧张程度。支持纯镍上涨的两点支撑几乎在同一时间瓦解,这就导致镍下跌主动性增强,转而进入下跌空间。

二、后市镍价展望

对于后市镍价,从长期来看仍将弱势运行。主要逻辑在于:一、国内以及印尼的精炼镍产量不断上升,而下游合金需求虽然增长强势但受制于低基数难以消化供应增长量级,国内精炼镍市场已然转向过剩。二、镍铁方面由于印尼政策方面不确定性较大,短期或维持高位。中长期供应压力偏大,价格弱势。三、硫酸镍短期成本支撑,但三元整体增速年内不及预期,需求端增量转向电积镍行业。中长期需关注三元电池技术发展。

然而就近期下跌是否为镍价长线下跌拐点依旧有待观察。首先由于国产资源增量较大,市场开始饱和导致出现挤压效应,加之近期进口持续亏损,挤压俄镍进口量级。俄镍进口减少直接影响国内可交割量级,这并不有利于镍价持续下跌。其次,上周的库存增加为纯镍库存拐点依旧存疑,镍价的下跌同样会刺激合金采买热情,接下来能否继续垒库有待进一步观察。加之硫酸镍价格短期上涨抬高纯镍下方成本支撑,镍价持续下跌压力较大。

综合来看,对于本次镍价的宽幅下跌仍需报观望态度。接下来库存的数据将成为重中之重,若出现明显的库存拐点,或将成为镍价继续下跌的关键节点。中长期供应压力偏大,镍价较难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