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国特殊钢高端新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十届二次会长联席会在漠河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主办,漠河市人民政府承办。来自特殊钢及相关行业、企业的70多位业内专家、领导、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攻克先进高端新材料难题中国特殊钢助力民族复兴”这一主题,重点研讨特殊钢领域“卡脖子”材料现状及全行业协同攻关事宜,共同谋划特钢行业如何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漠河市常务副市长贾传军;中国特钢企业协会轮值会长,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章青云;漠河市副市长孙志勇;中信泰富特钢党委副书记,总裁李国忠;中国特钢企业协会执行会长王文金;河钢舞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建朝;济源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玉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专务理事兼科技环保部主任张永杰;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秘书长刘建军等出席会议。王文金主持了论坛。

姜维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特钢自给率已达到90%以上,轴承钢、弹簧钢、核电用钢、汽车用高强钢等均实现品种丰富、品质优秀、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一大批优秀的特钢企业已经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但在钢铁行业减量发展平台初见端倪的大背景下,特钢行业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日益显现,表现为:特钢占比仍需提高,我国占世界粗钢产量一半以上,而特钢产量仅占18%。特钢企业集中度仍需提高,特钢企业能力和水平良莠不齐,总体产能过剩,专业化分工、差异化竞争能力不足。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特钢品种陷入同质化低价竞争,另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生产不了或者质量有差距的“卡脖子”特钢品种。一些特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不足,关键核心技术装备仍依靠国际品牌供应商。此外,特钢产业低碳发展的原始创新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低碳发展潜在风险等等。

姜维表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高端制造业的提速发展将激发高端特钢产业的研发生产。希望特钢企业能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抓住战略机遇,加快特钢产业科技创新和品种研发,走“专精特新”之路,为下游行业提供更加充裕、更高性能、更高品质、更具性价比的特钢产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加强节能改造升级和超低排放改造,不断提高节能降碳、减污降碳水平;积极推动绿色转型,通过优化工艺流程、调整能源结构、资源循环利用等,持续提高产品绿色低碳属性,主动研究、应对碳市场、CBAM、EPD等新课题,更好地融入全球绿色供应链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推动最新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在特钢领域的应用实践,以点带面,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对于特钢行业、企业未来的发展重点,章青云在大会讲话中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是特钢企业之间的协同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均需进一步加强。他表示,国内特钢产业链之间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交流合作和沟通机制,特钢上下游产品检测评价标准也相对独立,在标准的科学性和上下游制造工艺的适配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是特钢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一致性有待提高。章青云表示,目前,我国还有一些重点特钢产品的生产处于复制或模仿国外先进企业的过程中,这需要特钢企业在装备水平提升、工艺技术完善等方面继续发力,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与科研院所、设计院所、用户的合作,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材料功能的研发生产和保供。

三是当前处在国家“双碳”“能耗”等相关政策的初级阶段,将特钢行业细化分类,充分考虑特钢产品的装备、工艺和深加工特性,精准制订能耗指标,才会对高品质特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证。当前,针对特钢企业能耗指标问题的研究正在进行,致力于探索特钢企业有关工序能耗消耗的特殊性、复杂性,以找准特钢企业节能降碳的路径。

四是要推进国内特钢材料的认证体系,加快中国特钢自主研发和认证能力建设。目前有一部分的特钢产品在使用认证方面尚处于被国外“卡脖子”的状态,制约了特钢产业的高端化高质量发展。希望特钢行业与产业链一起共同努力,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国家在特钢领域的认证能力,提升特钢材料的自主把控能力。

会上,王文金表示,特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协同发展为支撑,以优质供给为目标,实现特钢行业经济增长、产品质量全面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他表示,协同合作要理性竞争,专业化发展要持之以恒,国际化道路要加速推进,这是特钢发展的重中之重。他同时表示,特钢行业要在内部加强协同,主动而为,主动对接上下游企业、对接政府相关部门,为特钢行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