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早间,国内期货市场上原油期货主力合约2309突破600元/桶关口,刷新了年内高点。

国际市场上,在经历前期弱势整理后,7月份以来国际油价整体上行态势明显,ICE布油09月合约已回归80美元/桶上方。

7月26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将再度开启调价窗口,市场预计价格调涨已是大概率事件。

国际油价持续冲高

7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延续冲高走势。

受供应趋紧以及夏季汽油和航空燃料的需求增强支撑。7月24日夜间,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WTI 9月原油即期合约收盘上涨1.67美元/桶,至78.74美元/桶,涨幅为2.17%。洲际交易所布伦特9月原油即期合约收盘上涨1.67美元/桶,至82.74美元/桶,涨幅为2.06%。

国际市场影响下,上海原油价格夜盘上涨,主力期约2309以601.5元/桶收盘,上涨12.8元/桶,涨幅为2.17%。而在7月25日早间,该主力合约继续上行,盘中已达到603元/桶上方,不断刷新年内高点。

“2023年上半年国际原油走势呈现‘上行乏力、下有支撑’的特征,经济层面的担忧情绪成为抑制油价上行的核心因素,但OPEC+减产新政推出,基本面利好加固底部支撑,70美元成为布伦特原油期货的‘钻石底’。”隆众资讯分析师李彦表示,多重利好因素支撑了油价上行。一方面阿联酋能源部长表示,目前OPEC+减产支持原油市场的行动已经足够,如果需要采取任何进一步措施也随时可以做到。另一方面能源服务公司贝克休斯表示,截至7月21日当周美国能源公司削减7个石油钻井平台至530个,这是自6月初以来的最大规模降幅。此外,市场对中国扩大消费和促进经济的预期增强,亚洲需求前景向好。

对于近期国际油价上行的支撑因素,分析师许磊认为,尽管美联储加息以及宏观前景疲弱拖累油价,但是欧佩克+联盟承诺8月份进一步减产加剧供应趋紧,以及中国出台经济刺激措施希望提振,盖过了美联储加息抑制石油需求增长担忧,利好因素占据主导推动国际油价反弹。

成品油零售限价面临上调

7月12日24时,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已分别上调155和150元/吨。而在7月26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将再度开启调价窗口。

“本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震荡上涨,录得近三个月高点,原油变化率持续正值向上波动,对应成品油零售限价处上调预期。”许磊称,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上调预期浓厚。据数据监测模型显示,截至7月24日收盘,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原油的变化率为5.43%,预计汽柴油上调幅度在240元/吨,折升价92#汽油、95#汽油及0#柴油分别上调0.19元、0.20元、0.20元,调价窗口为2023年7月26日24时。若此轮成品油零售限价上调确认后,私家车单次加满一箱50L的油后将多花9.5元,物流行业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重型卡车为例,在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增加逾355元左右。

自驾出行成本方面,据统计数据显示,本轮涨价后国内92#汽油主流升价在7.8元/升上方,95#汽油主流升价在8.3元/升上方,与去年同期相比汽油零售限价均跌0.7元/升左右,居民的日常通勤以及出行成本相比去年同期水平仍然略低,按照50L的普通家用轿车油箱容量测算,加满一箱油比去年同期少花35元。

而据测算,截至7月25日第九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78.5美元/桶,变化率为5.44%,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上调240元/吨。

下半年能源市场存反弹预期

当前国际油价已至阶段新高,是否还有持续上涨空间?

许磊认为,需关注美联储加息以及欧洲央行会议,或将对短期国际油价带来波动。供应趋紧预期以及中国经济刺激措施,将支撑布伦特原油在80美元/桶上方波动。国际原油基本面表现仍然偏强,提振原油价格仍有震荡上涨空间。

关于后期原油走势,原油分析师薛金磊也认为,短期内供应紧张预期会继续升温,因为沙特和俄罗斯的供应限制会延续到八月,这会助力油市保持偏强走势。需求的回升也会给油市带来一定利好。中期来看,石油市场仍面临一定不确定性,一则乌俄局势有加剧的可能,地缘紧张会对油市带来冲击。同时,欧美银行业最近又传出坏消息,再度爆发银行业危机的可能会对油价带来利空影响。

能源与国际市场研究员赵宁认为,2023年上半年,在全球主要央行加息和缩表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出逆周期中的回落的态势。从结构上看,化工板块压力较大,能源板块和金属板块跌幅相对较小。上半年大宗商品跌幅较为明显,整体工业品指数已经回落至2017-2019年的100点左右水平,继续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预计下跌趋势将趋于逐步放缓。

他表示,下半年来看,中等厄尔尼诺发生已成为大概率事件,气候异常可能再度导致区域性能源供应紧张。而根据IEA预测,如果俄管道气供应停止,欧洲天然气供应仍存在100亿立方米的缺口,当下不能完全排除欧洲能源危机再度出现的可能性,下半年能源指数或出现反弹。此外随着通胀数据的大幅回落,市场一致预期央行加息将进入尾声,美欧经济“软着陆”或意味着为大宗商品打开一个“顺周期”窗口,但对全面的顺周期仍需要保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