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3年7月26-28日,“2023新能源正极材料及锂镍钴锰原料产业发展大会”在广西钦州天骄国际酒店顺利召开。

由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Mysteel 我的钢铁网)携手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中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协办的2023新能源正极材料及锂钴锰原料产业发展大会将于2023年7月26-28日在广西钦州天骄国际酒店顺利召开。

28日上午,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海涛就《我国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布局与发展趋势》进行演讲。报告从四个部分展开。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海涛

一、行业发展背景

自2015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发展快速,至今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400万,且2022年销量达到688.7万辆,其中,乘用车占比逐年增长,总占比达90%,市场化趋势已显现。在装机量方面,三元电池及磷酸铁锂电池最为主流,磷酸铁锂电池占比逐年增长,总占比超50%,至2022年装机量已达183.8GWh,占比总装机量的62.4%。电池类型也以方型电池为主,以广西市场为例,方型电池装机量总占比达87.1%

在新能源汽车外,电化学储能在我国的政策推动下也发展迅速,2022年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量已突破10GWh,同比增长99.6%。

在上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退役量也将会逐年攀升,预计2027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114万吨,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对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及降低安全隐患意义重大。

锂电回收价格方面,市场受上游材料价格影响波动较大,前日碳酸锂期货的上市有利于稳定市场行情,2023年市场价格整体趋于稳定。

二、回收体系建设

政策体系建设,已面向产业链围绕顶层制度、溯源管理、行业规范及试点形成政策体系,包括电池生产企业,汽车生产企业,回收拆解企业,梯次利用企业,再生利用企业。具体由顶层制度-溯源管理-行业规范-试点方案等相关文件进行实施

标准化体系建设,2022年2月22日,工信部退役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标准化工作组正式批复成立,目前已完成行业标准化现状研究、标准体系构建及标准项目提报等工作。其中退役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标准化工作组将围绕5大领域、6个方向加快研制,网点应急消防、基于数据的剩余容量评估、退役分选标准正在立项中。

回收网点建设,至今,全国已设立10000余家回收服务网点,覆盖31个省市区。安徽/江苏/广东启动区域中心企业(站)培育工作,安徽已培育3家。

规范企业布局,工信部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评审工作,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四批企业评审,共84家企业进入公告名单(白名单)。其中梯次利用共44家,再生利用共32家,综合利用共8家,规范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地区分布较为不均衡。产能方面,前四批规范条件企业累计再生利用产能近120万吨,梯次利用产能近50万吨。江西、湖南、浙江再生利用产能较高,广东、江苏梯次利用产能较高

三、回收市场预测

现对市场的预测需综合考虑电池数据质量、使用行为、技术发展、外界环境等因素,构建容量预测模型及基础预测模型,实现全域动力电池退役预测。

未来五年,方形电池为主要退役电池类型,有利于电芯梯次利用,退役三元电池占比呈上升趋势,三元电池梯次利用需关注。预测2023-2027年,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北京、河南、湖南、福建、安徽等将占据全国总退役量的66.7%。未来退役车辆以乘用车为主,2027年乘用车超过50万辆,占比83.4%,其中磷酸铁锂年退役量均将超12GWh,三元电池退役量将在2027年反超。且退役电池主要来自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电池企业,退役车辆主要来自比亚迪、北汽、上汽等主机厂。

经全量车型预测结果统计,纯电动乘用车平均服役时间10.3年,因用途不同,同种类型车辆服役年限差异明显,私人乘用车超11年。

未装机环节方面,主要包括正极材料制造环节报废和电池制造环节报废,结合我国锂电池每年出货量及各制造环节报废率情况预测,未来5年,材料厂每年报废回收量超10GWh,电池厂每年报废回收量约30GWh。

总体来说,结合材料厂/电池厂报废回收及动力电池/消费电池退役综合预测,未来5年,我国锂电池预计每年回收量将超过70GWh,在2025年前后,电池厂报废端可提供较大电池回收处置来源

四、产业发展趋势

趋势一:国内头部回收企业(华友/格林美/邦普/中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海关总署牵头开展退役电池进口标准制定,引导国外电池材料回流。

趋势二:合理借鉴海外法规,与欧盟电池法规等形成衔接,有效破解贸易壁垒。

趋势三:锂电回收头部企业逐渐开展全业务、全国性、上下游延伸布局;全国将逐渐形成完善的区域化回收生态布局。

趋势四:企业加速整包利用、快速分选、主动均衡等关键梯次技术突破;短程再生、清洁高值利用成为退役电池再生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嘉宾个人学术观点,未经嘉宾本人审核,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