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2年国内棕榈油市场呈现明显的低库存、紧供应、低成交、高成本、高基差的特征。其中,低库存情况尤为明显,目前国内棕榈油库存已降至有统计以来新低。在此状态下,对于行情走势有何影响?伴随着进口利润的修复,市场预期买船增量,极大的豆棕价差之下,市场成交已经压缩至绝对刚需。在供应预期增加且需求难有改善情况下,棕榈油低库存状态能否被打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国内棕榈油库存情况

2015年至今,国内棕榈油库存多数时间维持在60-80万吨以内水平。2016年初和2020年初也经历过100万吨上方的高库存时期。2021年3月份以来国内棕榈油持续降库,主要由于国内棕榈油进口利润长期倒挂,进口商买船积极性不高。2021年国内棕榈油库存长期维持在60万吨下方,处于近三年来的低位。进入2022年国内棕榈油库存进一步下降,近两周更是下降至30万吨以下水平,处于统计以来新低。据Mysteel调研显示, 截至2022年5月20日(第20周),全国重点地区棕榈油商业库存约24.86万吨,较上周减少1.03万吨,降幅3.98%;同比2021年第20周棕榈油商业库存减少26.64万吨,降幅51.72%。

二、国内棕榈油低库存成因

2022年,马棕价格高位持续上涨。梳理其上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由于劳动力短缺以及天气条件不稳定,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产量恢复不及预期;二、印尼出口政策反复调整,推动马棕价格不断走高;三、其他植物油价格上涨带动,美豆油、毛葵油价格不断走高,对于马棕油价格提振作用明显;四、国际油价在俄乌冲突后持续高位运行,欧洲方面生柴需求加大,马棕出口稳中向好,需求面支撑同样强劲。马棕价格高涨一方面成为其他主要产销国棕榈油价格上涨的有效推手;另一方面,作为世界上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马来西亚棕榈油价格的上升使得相应进口国的进口成本随之走高。而内盘方面,由于市场预期弱于现实,盘面价格偏低,市场高基差情况成为常态且愈演愈烈。内盘被动跟涨,在高价抑制需求之下,内盘涨幅不及外盘。2021下半年开始,国内进口棕榈油出现负利润,最高达到-1500元/吨以上。而在此之下,不管是油厂还是大贸易商,买船意愿降至绝对低位。

2022年国内棕榈油进口加剧缩量,1-4月国内进口液油37.59万吨,较去年同期129.03万吨,下降91.44万吨,降幅70.87%。硬脂方面,2022年进口加剧缩量,1-4月国内进口硬脂34.26万吨,较去年同期63.19万吨下降28.93万吨,降幅45.78%。在国内进口棕榈油有限的情况下,市场多以消耗存量货源为主,部分市场甚至一度出现现货“无货可卖”现象,市场库存不断刷新低点也成为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三、低库存对于期现货市场的影响

首先,市场货源紧张,寡头情况加剧。市场货权相对集中,也进一步强化了油厂的定价权,使得棕榈油这个本来产业集中度较高的产品,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的定价权更加的集中。

其次,底部支撑强劲,市场价格易涨难跌。货源供应极低、进口成本高涨,再叠加油厂定价权高。这样以来,在外盘无重大持续利空打压下,市场货源持有方挺价意愿强烈。

再次,对于盘面来讲,多逼空情况时有发生。今年的03、04、05合约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这也是基于目前棕榈油低供应低库存的特殊时期的特殊反应。

四、低库存状态能否快速被打破?

2022年在外盘价格持续前期国内24度棕榈油进口深度倒挂,市场24°棕榈油近月对盘利润最高至负千元/吨上方,限制国内油厂进口。截止到目前我们跟踪的,马来西亚棕榈油9月、10月船期对盘进口利分别为-501元/吨和1131元/吨。加上基差的现货进口利润依然为负值,新增订船依然较少。尽管前期进口利润一度修复,市场买船有一定增量,但前两周市场洗船情况同样频繁。据Mysteel调研显示,预计2022年6月全国棕榈油到港量在4船,约8万吨左右。基于后期买船有限背景下,预计上半年国内棕榈油低库存情况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