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15日电(刘润榕韩婕)人民银行15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日开展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9月15日MLF到期的续做)和100亿元逆回购操作。鉴于当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口径计算,公开市场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业内专家表示,本月央行恢复“等量平价”续作MLF,稳字当头,符合市场预期。考虑到后续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及“双节”等因素的影响,不排除利用逆回购工具在短期内维持流动性投放,以护航季末月流动性平稳。

9月MLF恢复等量平价续作

从近期MLF操作情况来看,央行自7、8月份缩量续作MLF后,9月重归等额续作。究其原因,市场人士指出,当前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不高,为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稳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需要央行保持必要的流动性投放。

针对本次操作,首先,在“量”的层面,本次续作规模主要应对两方面流动性需求。一是6000亿元的MLF到期规模将形成"抽水"效应;二是专项债发行提速造成的流动性缺口。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9月MLF到期规模较大,仅次于上月到期量7000亿的年内次高水平,央行实施等量续作,表明政策面支持银行中长期流动性适度宽松,短期内有利于带动信贷、社融增速等主要金融数据触底回升。

平安证券固收分析师刘璐表示,9月整体流动性缺口不大,央行处于货币再次宽松之前的观察期,中性操作有助于维持资金面贴近政策利率平稳变动。宽货币和宽信用的程度和急迫性都比较低,政策颇有耐心。

其次,在“价”的方面,2.95%的平价续作也在意料之中。截至9月份,MLF操作利率已经连续18个月维持在2.95%。王青分析称,短期下调政策利率难度较大,进一步打破了市场中部分存在的“降息”预期,当前货币政策并未转向全面宽松,监管层仍注重在稳增长、防风险和控通胀之间保持平衡。

资金面季末存扰动

时至9月中旬,MLF到期日适逢月度税期高峰,近几日资金面已有紧张迹象,银行间市场短期资金利率震荡加剧。14日DR001加权利率上行11BP至2.29%,高出年初至今运行均值逾30BP;DR007上行7BP至2.29%,也已高于今年以来的均值。

受资金面变化影响,15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短端品种纷纷转跌。具体来看,隔夜Shibor跌15.90BP,报2.1370%;7天Shibor跌6.70BP,报2.2130%;14天Shibor跌1.70BP,报2.3360%。回购利率表现来看,截至14:15,银行间市场DR001加权利率跌14.5BP至2.1392%,DR007跌近7BP至2.2187%,仍处于央行政策利率中枢附近。

除MLF到期之外,9月中下旬资金面扰动因素明显增多,财政收支、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季末因素、“双节”居民取现等情况不容小觑。从稳定流动性角度考虑,仍需关注央行投放流动性的规模与节奏。

不过,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近日表示,对于财政收支、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对流动性产生的阶段性扰动,央行有充足的工具予以平滑,完全可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情绪不必过度紧张。

市场“双降”预期进一步降温

谈及是否会出现降准降息,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本月MLF操作利率未作调整,且当前货币政策并未转向全面宽松,预计四季度降准降息可能性不大。

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表示,目前1YAAA级存单利率在2.68%左右,略低于2.95%的MLF利率,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时点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且央行7月实施全面降准,引导金融机构继续用好降准资金,因此短期连续降准的概率很有限,MLF降息的可能性更小。

“年内降准门槛仍不低,一是宏观经济仍处于复苏轨道;二是目前市场长期限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应对短期扰动,央行工具箱丰富;三是珍惜货币政策空间;四是目前国内实体经济融资面临更多的是结构性问题。”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称。

王青也认为,目前以MLF操作利率为代表的中期政策利率有望继续保持不动,未来出现“双降(降准+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一方面,9月PPI和CPI之间“剪刀差”创年内新高,这意味着中下游的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经营环境承压,需要货币政策引导实体经济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另一方面,尽管受国内外疫情波动等因素影响,短期内经济下行面临压力,但在财政发力、宏观政策向稳增长方向微调的背景下,通过下调政策利率释放强力稳增长信号的必要性不大。

不过,在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看来,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首要目标或将逐渐切换至稳增长,后续大概率仍有降准及定向降息。李超表示,对于降准,预计时点大概率在10月,并用于置换四季度部分到期MLF。对于定向降息,还是回归到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大概率9月宣布、10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