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国内商品市场多数品种收盘上涨,郑煤主力合约涨5%,沪、LPG涨幅超3%,短纤、沪镍、SC原油、玻璃、硅铁、燃油、沪、纯碱主力合约涨幅超2%,锰硅、螺纹、热卷等多个品种主力合约涨幅超1%。跌幅方面,豆二、纸浆、豆粕、淀粉主力合约跌幅超1%。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有色金属高级分析师孙伟东告诉记者,铝价近两周持续走高,主力合约轻松站稳18000点后一度触及19000点。

孙伟东认为,铝价偏强运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从宏观面来看,美债收益率阶段性维稳以及美元指数的下跌令全球风险偏好回升,有色金属普遍走高。二是从微观角度来看,近期国内外铝锭库存同步去化,表明铝市基本面强劲。展望后市,孙伟东认为,短期来看,二季度国内供需较为平稳,5月进口铝锭量有所减少,预计国内铝锭库存将延续去化,铝价或将偏强运行。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短期铝价的风险点在于国储抛储,最早可能在5月,中期来看,高铝价以及高利润令国内新投产能投产积极性较高,预计6月国内供应压力逐步增加,而同时消费会逐步进入淡季,届时铝价可能会面临较大调整。

嘉盛集团全球研究主管MatthewWeller认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做得最彻底的就是煤炭、钢铁,但电解铝在去产能方面并没那么到位。因此,电解铝成为碳中和主题下更具可持续性投资的品种,原先的火电铝将逐步转为水电铝。

据了解,目前,内蒙古严控“十四五”能耗,进一步压制区内火电铝产能。国内龙头电解铝企业正向云南转移,进行减量置换,并将煤电铝变成水电铝,云南的电价成本也更低(约从每度电0.3元降至0.2元)。对于龙头企业而言,整体产能不会大变,但电价下降、铝价提升则可能提升利润空间,因此以往煤炭、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逻辑可能会在铝业上重演。相关机构也预计,中期内中国铝供应量增长将低于需求增长,再加上现有的4500万吨的产能上限,以及太阳能和电动车等可再生能源和制造业对铝需求的良好支持,将导致铝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