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从韩国运抵京唐港区的3096吨进口再生钢铁原料经京唐港海关现场查验及实验室鉴定后予以通关放行。这是《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后,河北进口的首批再生钢铁原料。

据悉,这批货物由物产中大金属集团从韩国引进,船舶于3月4日靠泊唐山港京唐区港7#泊位开始作业,3月5日卸载完毕。

据介绍,依托唐山腹地钢铁企业集中、废钢需求大的优势,京唐港区正积极申请大连商品交易所废钢期货交割库,打造再生钢铁原料在唐山港的分拨物流中心。

湛江口岸首批再生钢铁原料通关

3月16日,在湛江海关所属东海岛海关关员监管下,一批3280吨进口重型再生钢铁原料顺利通关放行。据了解,这是《关于规范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公告2020年第78号)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后,湛江口岸进口的首批再生钢铁原料。

《关于规范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公告2020年第78号)今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再生钢铁原料》(GB/T39733-2020)国家标准也于同日正式实施。按照上述公告和国标,再生钢铁原料是钢铁回收料经过严格的分类筛选及加工处理、成为特定类别的高品质再生钢铁原料产品,可以作为铁素资源直接入炉使用,与传统的废钢铁存在本质区别。符合《再生钢铁原料》(GB/T39733-2020)国家标准的产品,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企业应坚持自律,严把原料质量关,对进口不符合标准的货物,海关将依法责令退运,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