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不仅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更是作为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据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4月,中国制造业供给指数(MMSI)为131.98点,同比下降1.04%,环比增长10.7%(数据起点2014年1月指数为100点)。

从供给指数整体运行情况来看,4月制造业供给指数收于131.98点,同比下降1.04%(前值下降9.7%);环比增长10.7%(前值增长92.45%),已接近2019年4月份同期133.37点。4月份疫情对国内经济秩序的影响基本消散,制造业多数子行业生产活动恢复较好,其中工程机械、汽车、化工、造船供给指数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终端消费恢复存在滞后性,供给恢复速率快于需求恢复,导致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增幅扩大。

一、制造业供给指数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目前疫情对国内制造业企业生产方面的影响基本消散,制造业供给指数持续回升,基本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细分来看,工程机械、汽车、造船行业同环比均由负转正,建筑业、建材环比持续增长,已经接近去年同期。工程机械不仅产销居高位,且量价齐升,旺盛需求一度拉动各挖掘机厂商涨价5%-15%不等,据国家统计局数据,4月挖掘机产量4.36万台,同比增长49.5%。汽车行业表现突出,4月汽车产量达到210.2万辆,同比增长2.3%,打破21个月连续产量收缩的局面。汽车行业4月份生产放量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积极推进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的各项措施为上下游工厂提供了稳定生产的基础;二是各项促进汽车消费的鼓励政策,产生了有效的刺激作用,为主机厂积极生产提供了足够信心。造船行业在节后持续表现较好,新订单、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均增长。船厂积极争取新船订单,目前接单情况较好,4月单月新船订单499万载重吨,截至4月底中国新船订单量占全球比例提升至69.6%;生产节奏加快,4月完工量达398万载重吨,环比大幅增长,新船订单大于完工量情况下也使得手持订单量有一定增长。建筑业、建材受地产、基建需求拉动,供给指数环比增幅明显,尤其是建材环比增幅达45.54%。

钢铁、有色行业供给指数同比不及去年,但环比持续增长中。钢铁行业产量维持增量状态,旺盛的用钢需求带动高库存持续下降,但价格持续承压导致供给指数环比上升而同比不及去年。有色行业则因前期需求不佳导致供给减量,4月需求恢复明显但产量调整速度不及需求恢复速度,4月呈现出多数品种价格上涨、库存下降但产量环比出现下降,综合表现出供给指数环比上升同比下降的情况。

化工行业供给指数较3月份情况较平稳,受去年4月低基数影响,同比出现上升。石油、煤炭、家电行业则受价格低位、订单不畅等因素影响,供给指数同环比仍下滑。

钢铁是终端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原材料,以钢铁消费趋势为观测视角,根据Mysteel数据显示,4月国内五大钢材品种周消费量维持历史同期高位水平,4月30日五大钢材品种周消费量1222.8万吨,较3月27日周消费量1100.9万吨增长11.1%。

二、终端需求恢复滞后仍要持续关注

目前来看工业生产与终端需求的恢复出现明显节奏错配,呈现出供给恢复快、需求恢复慢的特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1-3月同比持续正增长,表明终端需求恢复速度不及工业企业供给的增速,造成库存的持续正增长;而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在3月出现企稳迹象,在供给指数持续上升的情况下,表明终端需求正在复苏。从4月社会零售额数据来看,3月、4月同比持续下降,剔除去年4月低基数因素,4月社会零售总额降幅约收窄约5.9%,终端需求恢复速度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