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几年汽车市场大幅发展,历经了3年的快速增长期后,2019年1季度面临了寒冬,在3季度国五-国六的转变后,似乎危机稍稍缓解。但在2020年1月份,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汽车企业的压力雪上加霜,导致目前汽车主机厂开工率都未达到50%,其中区域有关系,而更多的是导致了国内的消费力呈现大幅下降。据粗略统计,国内汽车4S店复工率不足50%,这一数据也可以变相说明压力并没有缓解。那么什么时候市场情况会有所缓解,压力可以逐步释放呢?

一、政策推进:

就今日工信部公布的助力汽车企业复工复产内容如下:

【工信部推出四项便企举措,助力汽车企业复工复产】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汽车企业在履行公告管理中带来的“堵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四项便企服务举措,一是对新申报产品,允许企业在自我承诺的基础上,使用研发验证测试结果替代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报告。二是对已许可产品参数的扩展变更,允许企业备案时暂不报送相关检测报告,可容缺受理、先办后补。三是缩短办理周期,视情增加公告发布批次。四是延长企业审查整改期限,在原有基础上延长三个月。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汽车企业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以高效有序的政务服务助力汽车企业复工复产。

从前几日汽协向上级部门提出的五个建议如下:

针对疫情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就加快复工复产、启动市场、刺激消费及稳增长等方面的工作所提出的建议举措:一是加快推进包括湖北地区企业的复工复产。内容包括:加快湖北汽车企业复工审批进度;保障防疫物资供应;降低费用支出,为企业减负;保障中小企业安全,减少疫情冲击。二是保障用工,提高物流效率。内容包括:制定用工保障支持政策;疏通湖北等地区生产资料运输通道;对汽车物流企业进行补贴。三是积极调整管理政策为企业减负。内容包括:调整对企业“双积分”的考核;延缓国六达标车型、ETC等政策要求。四是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特色市场。内容包括:优化并延续新能源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继续加大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及宣传等;培育汽车特色消费市场。五是尽快出台政策,激发消费潜力。内容包括: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解禁新能源汽车限购;将个人购车支出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调整小排量(1.6L级以下)乘用车购置税率,出台汽车下乡促进消费政策;实施国三排放车辆置换购置税减免;加大汽车金融支持;提高整车出口增值税退税税率,促进整车出口;促进二手车流通和消费。

二、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与预计可缓解时间

从本周所出台的与建议的对汽车企业的扶持看,国内整体汽车产销压力已经达到行业的灵界点位置。从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今年1-2月,我国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汽车制造业下降31.8%。1-2月我国汽车生产量为200.5万辆,较去年同比下降45.8%,其中轿车生产75.1万辆,同比下降49.8%;新能源汽车5.1万辆,下降62.8%。汽车类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45亿元,同比下降37%。

从以上数据看,对国内企业而言在上半年恢复到正常水平已经说非常好的情况了,就Mysteel调研,4月份汽车企业预计恢复率在50%,5月份可达到70-80%,6月份才有望全面恢复正常产销水平。而属于制造业行业,汽车每年的出口占比在5%左右。相应的,汽配出口则影响更多在13%略比汽车影响大。除此之外而更多的则是在国内销售,就去年汽车存量去库后,市场的消费理性有明显增加,因此在当前水平下可提振的空间相对有限。就后期看,导向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而新能源汽车又被卡在“续航力”与“充电桩”方面,因此就在今年看来,依然压力重重。

图1:中国汽车市场库存与需求情况对比

图2:汽车产量以及同比增速情况对比

三、总结

就市场后期演变情况看,随着国内的缓慢恢复,汽车行业将会呈现一段时间的低迷,不过就机遇而言也和风险同时存在的。就国外统计,欧洲与美洲因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汽车的产量与消费量平均下降30-50%不等,不过就保养与维修配件则在继续维持。就后期大胆猜测下,在全球稳定后,所以行业开始复苏,对于基础工业品的消费反而有更多的空间,甚至成为全球供应。不过就当下,还是需要继续煎熬与等待,相信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