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国际方面,欧美经济受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显现。美国方面,2月ISM制造业PMI略超预期,18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报告称于2月录得增长;美国2月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27.3万个,市场此前预期为17.5万个;失业率3.5%,市场此前预期为3.6%,表明2月非农就业数据表现强劲。欧元区方面,欧元区2月制造业PMI为49.2,创一年来新高,其中法国和德国2月制造业PMI分别为49.8和8,均略高于前值。尽管2月PMI创造了一年来欧元区的最高读数,但欧元区的制造业PMI已经连续13个月在荣枯线之下。

国内方面,我国经济受疫情冲击影响明显。主要表现在:2月份制造业PMI明显回落,但当前企业复工率回升较快,或将推动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上升;1-2月进口略弱,出口大幅下降,导致时隔21个月后,贸易差额再次转为逆差;1月份CPI涨幅扩大至5.4%,PPI稳中略涨;1月社融增量达5.07万亿,M1增速首次降至0%,表明当前货币政策为适度宽松。

一、中国2月制造业PMI大幅回落

2月份,受疫情影响,制造业PMI为35.7%,较上月大幅回落。本月制造业PMI主要特点:

一是保障基本民生的行业受影响相对较小。本月制造业21个行业PMI均落入收缩区间,但各行业受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化学纤维、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等行业PMI落至30.0%以下;在稳产保供政策支持下,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等行业PMI保持在42.0%以上,提供卫生健康与医疗保障的医药制造业PMI为39.7%,均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受影响相对较小。

二是新订单指数下降幅度小于生产指数。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27.8%和29.3%,比上月回落23.5和22.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生产指数1.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需求情况相对较好。调查的21个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等15个行业新订单指数高于生产指数,尤其是农副食品加工业新订单指数仍处于扩张区间。

三是制造业进出口压力加大。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28.7%和31.9%,较上月下降20.0和17.1个百分点。部分调查企业反映,受疫情影响,订单取消、延迟交货等情况有所增加。

四是大、中、小型企业PMI普遍回落。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36.3%、35.5%和34.1%,比上月下降14.1、14.6和14.5个百分点。

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29.6%,比上月下降24.5个百分点,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服务业景气回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30.1%,比上月下降23.0个百分点。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收缩区间,但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电信、互联网软件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虽有所回落,但在云办公、在线教育和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新技术的支撑下,明显好于服务业总体水平,分别高于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13.2和11.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居民服务等人员聚集性较强的消费行业需求骤减,商务活动指数均落至20.0%以下。

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28.9%,比上月回落24.1个百分点,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大幅放缓。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27.8%和29.6%。

图1中国制造业采购数据经理人指数(PMI)

二、中国1-2月进口略弱 出口大幅下降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0年1-2月份以人民币计价进出口总值4.12万亿元,同比下降9.6%;以人民币计价出口总额2.04万亿元,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下降2.4%;逆差425.9亿元。以美元计价进出口总额5919.9亿美元,同比下降11%;以美元计价出口总额2924.5亿美元,下降17.2%;进口总额2995.4亿美元,下降4%;贸易逆差70.9亿美元。

从贸易方式来看,劳动密集型的出口方式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出口降幅分别为16.3%和21.4%;一般贸易出口降幅16.6%。进口降幅相对较小,一般贸易进口降幅1.2%。受疫情影响,2月其他捐赠物资进口成倍增长,增长43.8倍。

从贸易伙伴看,多数贸易伙伴出口负增长,东盟仍是我国重要贸易伙伴。2020年1-2月对东盟出口增速小幅回落3.6%,其中对越南和菲律宾出口正增长;进口方面,1-2月从东盟进口增长9%。对欧盟、美国、日本出口分别回落17.1%、26.5%和23.3%。进口目前影响相对较小,1-2月从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新西兰进口正增长,分别增长4.3%、4.9%、23.8%和8.3%。

从出口品种来看,2020年1-2月成品油、集成电路和汽车(包括底盘)出口正增长,分别增长25.4%、10.5%和0.3%。1-2月稀土和肥料出口降幅超过40%,分别下降41.2%和44.6%。高新技术产品表现略好于平均水平,下降13.8%。进口方面,1-2月肉类进口增长124.6%,以解决国内肉类产品价格过高问题。上游原材料进口增速仍较快,煤炭铁矿石和原油进口增速分别为27.8%、19.3%和16.7%。空载重量超过2吨的飞机进口增速降低81%。

2月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显现,时隔21个月后,贸易差额再次转为逆差。整体上看,出口回落幅度较大,主要受2月停工影响。3月复工有序开展,环比将有所改善,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不乐观。随着未来疫情在全球扩散,我们不仅应该关注出口,也应关注进口。从产业链角度看,如果疫情在全球扩散,中间品进口将受到影响,对国内生产同样有负面影响。

图2 进出口总值、贸易差额走势图

三、中国1月份CPI涨幅扩大 PPI稳中略涨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CPI同比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0.6%,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7.7%,服务价格上涨1.5%。2020年1月份,PPI同比上涨0.1%,环比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2%。

图3 CPI和PPI对比走势图

CPI方面。从同比看,CPI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同比涨幅扩大既有春节及疫情影响的因素,也有今年与去年春节错月、去年对比基数较低的因素。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0.6%,涨幅扩大3.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4.1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29个百分点。

食品中,鲜果价格下降5.0%,连续四个月下降;鸡蛋价格上涨2.8%,涨幅回落4.5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涨幅在10.4%—20.2%之间,均有不同程度回落;猪肉价格上涨116.0%;鲜菜价格上涨17.1%。

非食品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上涨2.3%、2.2%和0.9%。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据测算,在1月份5.4%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4.0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4个百分点。

PPI方面从同比看,PPI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4%,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3%。

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17.5%,比上月扩大11.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4%,扩大1.3个百分点。由降转涨的有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4.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0.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4.1%,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3%,降幅收窄0.9个百分点。据测算,1月份0.1%的同比涨幅均为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

中国1月社融增量达5.07万亿 M1增速首次降至0%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2.31万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54.55万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同比增长0%,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4.4个和0.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32万亿元,同比增长6.6%,当月净投放现金1.61万亿元。

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3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9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34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14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49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8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6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6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59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567亿元。

图5 狭义(M1)、广义(M2)货币供应量同比和人民币新增贷款走势图

2020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0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83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 3.49万亿元,同比少增744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513亿元,同比多增17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26亿元,同比少减67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432亿元,同比多增87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403亿元,同比少增2384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865亿元,同比少96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7613亿元,同比多591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09亿元,同比多320亿元。

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6.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55.06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 2.13万亿元,同比下降2.2%;委托贷款余额为11.45万亿元,同比下降7%;信托贷款余额为7.49万亿元,同比下降4.3%;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47万亿元,同比下降17%;企业债券余额为23.93万亿元,同比增长13.1%;政府债券余额为38.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7.42万亿元,同比增长5.4%。

从结构看,1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0.5%,同比高0.8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8%,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4.5%,同比低0.8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2.9%,同比低0.5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1.4%,同比低0.4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9.3%,同比高0.2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5%,同比高0.7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9%,同比低0.1个百分点。

六、美国2月非农就业数据表现强劲欧元区2月制造业PMI创一年新高

(一)美国2月ISM制造业PMI略超预期 非农就业数据表现强劲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的报告显示,18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报告称于2月录得增长,全球供应链的扰乱对美国绝大部分制造业造成了影响。

分析指出,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2月双双陷入停滞,因对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经济影响的担忧不断加重。不过,其他美国数据相对乐观,初请失业金人数保持在低位,美国经济目前已连续11年录得增长。

分析师指出,虽然当前不会排除第一季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的可能性,但也很难相信经济正处于衰退边缘。分析指出,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导致旅游等行业的需求疲软,以及出口下降和供应链中断。企业对支出持谨慎态度,因担心美国出现更广泛的经济放缓和不确定性。

此外,制造业依然面临美元走强、商业投资下滑等利空因素的挑战。工业和制造业低迷是美国一大隐患,波音对美国GDP的拖累可能会持续至少半年的时间,资本开支走弱对企业扩张带来影响。因此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幅度升温。

当地时间3月6日,美国劳工部发布最新数据称,美国2月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27.3万个,市场此前预期为17.5万个;失业率3.5%,市场此前预期为3.6%。但是失业率这一滞后性的数据并无法反映出近期全球经济受到公共卫生风险冲击的影响,因此下月的数据才更受瞩目。因而,这也无法扭转美联储在此后3月18日政策决议中再度降息的决心。

2月非农数据的增长主要由服务业和建筑业所贡献,制造业逆转负增长趋势,三个月来首次走高,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没有及时体现在就业数据之中。由于疫情自2月下旬开始在美国出现较大规模的蔓延,因此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没有及时体现在2月就业数据之中。

综合疫情的冲击及美国当前经济周期,当前企业投资意愿不高,疫情的蔓延对产业链的冲击叠加目前的经济走势,预计3月非农就业,尤其是服务业就业数据大概率承压。疫情虽然在2月非农数据中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但是疫情的大规模蔓延预计对服务业造成较大的冲击。

)欧元区2月制造业PMI创一年新高 但连续13个月在荣枯线以下

3月2日,Markit相继发布法国、德国和欧元区的制造业PMI。其中,欧元区2月制造业PMI为49.2,创一年来新高;法国和德国2月制造业PMI分别为49.8和8,均略高于前值。

在欧元区,制造业企业经营状况依然走弱,49.2的PMI读数虽然高于1月的47.9,但依然在荣枯线以下。尽管2月PMI创造了一年来欧元区的最高读数,但欧元区的制造业PMI已经连续13个月在荣枯线之下。

分国别来看,欧元区前三大经济体德国、法国和意大利2月制造业PMI均在荣枯线以下,虽然德国48的读数达到了13个月来的新高,但依然低于50;法国和意大利的制造业PMI读数则分别创下了7个月和2个月来的新低。希腊、荷兰和爱尔兰2月的制造业PMI均超过51,希腊更是达到了56.2,为10个月新高;西班牙和奥地利的数值也站在荣枯线之上,分别创下10个月和12个月新高。

IHS Markit的首席经济学家Chris Williamson评论称,尽管疫情的扩散可能会影响到欧洲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和出口订单,但是2月的数据显示出,欧元区制造业向下衰退的趋势有所缓解。新订单增速放缓的幅度为15个月来的最低程度,显示出欧元区内部,尤其是消费者的带动。欧洲制造业龙头德国的2月的PMI也显示出一些向好的迹象。尽管出口减少,德国2月制造业新订单的降幅收窄至17个越来最小,工业产出、就业方面的降幅也有所收窄。

不过,过去几个月一直在荣枯线上下挣扎的法国制造业PMI却在2月遭遇2018年12月以来的最大新订单跌幅。

图6 欧元区19国失业率、制造业、消费者信心、物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