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国际方面,欧美经济延续下行态势,对经济下行的担忧充分反映在国债收益率走势上。其中,10年期美债收益率和3个月期美债收益率出现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极端的收益率曲线倒挂情况,而3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则在8月2日首次出现负利率。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美联储近10年来首次宣布降息,但降息幅度并未超出市场预期,而欧洲央行则在7月会议上为9月份降息留下悬念。

国内方面,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国内经济仍旧保持相对稳定。主要表现在:中国上半年进出口延续回稳向好态势,但下半年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1-5月提高0.2个百分点,但工业投资增速小幅回落;6月新增社融规模超预期,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加大,M2维持8.5%的年增速,表明当前货币政策依旧松紧适度。6月通胀维持较平稳态势,也支持央行维持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

一、7月制造业PMI自4月来首次回升

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实现了自今年4月份以来的首次回升,非制造业PMI虽然有所回落,但总体仍保持较快的扩张态势。这说明,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开始显现,市场需求略有好转,企业信心和生产经营活动有所恢复。值得注意的是,从未来走势看,制造业PMI指数仍在荣枯线以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容低估,回稳基础仍需大力巩固。

7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回升;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7%,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7%,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这也是制造业PMI自今年4月份以来的首现回升。

从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指数升幅在0.2个至1.7个百分点之间;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指数降幅在0.1个至1.1个百分点之间。

此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31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4月份以来首现回升。

图1:中国制造业采购数据经理人指数(PMI)

二、中国上半年进出口延续回稳向好态势

海关总署公布,按人民币计,中国6月出口同比增17.3%,预期14.6%,前值15.5%。中国6月进口同比增23.1%,预期22.3%,前值22.1%。中国6月贸易帐2943亿,预期2751亿,前值2816亿。

海关总署提到,上半年进出口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稳向好走势,下半年外贸运行中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困难将长期存在,但回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6月以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长17.2%,好于预期的14.5%;6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11.3%,也好于预期的8.9%。

以人民币计价,中国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15%,进口同比增长25.7%。

海关总署称,国内经济改善推升了中国进口,上半年贸易增速还受去年基数较低影响。

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环比上升,连续第8个月稳中向好。6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5,较上月上升0.4。

数据还显示,上半年累计贸易顺差1.28万亿元,同比收窄17.7%;二季度贸易额同比增长17.9%。

从进口品种来看,铁矿砂、原油和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

上半年,中国进口铁矿砂5.39亿吨,增加9.3%;原油2.12亿吨,增加13.8%;大豆4481万吨,增加14.2%;天然气3109万吨,增加15.9%;成品油1503万吨,减少2.8%;223万吨,减少18.4%。

同期,中国进口价格总体上涨12.7%。其中,铁矿砂进口均价上涨55%,原油上涨47.9%,大豆上涨18%,天然气上涨10%,成品油上涨35.6%,铜上涨29.5%。

图2:进出口、贸易顺差走势图

三、6月CPI同比涨幅未进一步扩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6月CPI同比2.7%,前值2.7%;上半年CPI累计同比2.2%,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加快0.2和0.1个百分点;6月PPI同比0.0%,前值0.6%;上半年PPI累计同比0.3%,较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大幅下降3.6和3.2个百分点。

6月CPI同比涨幅未进一步扩大,但结构性特征更加明显。当月鲜果、猪肉价格加速上涨带动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扩大,而非食品价格同比低位小幅收窄。总体上看,CPI涨幅仍处在3.0%的目标区间之内,未对货币政策实施构成影响。PPI方面,在国际油价下跌、国内工业需求偏弱、上年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下,6月PPI同比涨幅回落至0.0%。价格因素的持续减弱将加剧工业企业利润下行风险。

在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下,下半年CPI中枢将有所上移,其中四季度个别月份可能小幅突破3.0%,但通胀压力依然可控,全年CPI累计涨幅仍有望保持在2.6%左右的温和区间,不会对央行货币政策形成明显掣肘。PPI方面,下半年全球经济减速现象将会愈加明显,需求不足会对原油价格形成较强抑制,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端对工业品价格的支撑作用仍趋弱化。

6月CPI同比上涨2.7%,涨幅与上月持平,结束了此前连续三个月的同比涨幅扩大过程。从3月起,CPI同比已连续四个月处于“2时代”,主要原因是猪肉、鲜菜、鲜果、鸡蛋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食品价格涨势加快。而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涨幅则稳中趋缓,结构性通胀特征明显。6月CPI同比涨幅虽未继续扩大,但结构性分化进一步加剧。当月食品CPI同比上涨8.3%,涨幅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创下近七年半以来最高;非食品CPI同比上涨1.4%,涨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2016年四季度以来最低。

6月PPI同比上涨0.0%,涨幅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为2016年四季度以来最低。分大类看,6月生产资料价格下跌0.3%,前值为上涨0.6%,主要原因是国际油价下跌、国内需求偏弱拉低工业品价格,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走高。

6月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与上月持平,各分项PPI涨幅波动处于平稳状态。其中,衣着类和一般日用品类PPI涨幅略有扩大,食品类PPI涨幅与上月持平,耐用消费品类PPI跌幅则小幅加深。在需求疲软、企业难以依靠走量的情况下,价格因素的持续减弱将加剧工业企业利润下行风险。

图3: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对比图

四、中国1-6月固定资产投增速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2019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9100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1—5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4%。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80289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1—5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430亿元,同比下降0.6%,降幅比1—5月份收窄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00070亿元,增长2.9%,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90600亿元,增长7.4%,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3%,增速比1—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22.3%,增速回落3.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3%,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0.5%,1—5月份为增长0.8%。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1%,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1%,1—5月份为下降1.8%;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0.3%,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8.1%,增速提高1.9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4.1%,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4.4%,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增长9.4%,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6.1%,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下降3.6%,降幅收窄4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增速比1—5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港澳台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外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

图4:固投与房地产市场走势图

五、中国6月M2同比增速与上月持平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2.14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6.77万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月末高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26万亿元,同比增长4.3%。上半年净回笼现金628亿元。

中国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2600亿人民币,预期19000亿人民币,前值14000亿人民币。据初步统计,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3.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02万亿元,同比多增1.26万亿元。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13.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4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7.9%,同比高1.4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67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0.05万亿元;6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7%;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2万亿美元。

当前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利率运行平稳。同时,社融回升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加大。M2增速表现平稳,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后的表现。

原因有三:第一,银行贷款总体保持较快增长。第二,银行债券投资增速较快。第三,商业银行以股权投资方式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融出资金规模的降幅有所收窄,也就是银行表外资金下降的情况明显有所缓和。银行派生资金能力有所增强。截至6月末,银行超储率2%,货币乘数6.14%。

图5:狭义(M1)、广义(M2)货币供应量同比和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

六、全球央行降息阵营扩大欧美经济疲态依旧

(一)美联储10年来首次降息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两点,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后,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2.00%―2.25%。此外,美联储亦将于8月份结束缩表,较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

在美联储的官方通稿中,此次降息被视为针对美国经济下行风险的一剂预防针。路透社分析指出,美国经济放缓可能性增加,或给未来进一步降息打开了更大空间。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Group)数据亦显示,9月份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为98.1%,较一周前的56.2%大幅上升。

另一方面,早在美联储宣布降息之前,已有21国央行加入宽松大潮;在美联储宣布降息后的四小时内,又有中东三国阿联酋、巴林、沙特及巴西相继跟进。当前,尚按兵不动的主要发达经济体还有日元、英镑和欧元区,但7月26日欧洲央行给出了强烈的降息暗示,表示将在9月份采取更为激进的资产购买计划。

另一方面,欧洲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也难以独善其身。典型的例子便是欧元区核心德国的加速失血,数据显示,最新的德国企业信心指数已基本与金融危机时期持平;8月2日,10年期的德国国债一度跌至-0.5%、30年期借款利率更是首次降至0%以下,成为拥有所有负收益率的最大经济体。因此,欧洲央行的表态也被分析机构认为,将在9月份降息10―20个基点,同时将重启量化宽松措施。

正忙于脱欧的英国尚未释放明显的降息信号。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致投票决定将利率维持在0.75%不变,但其对于未来的预测是建立在英国不进行无协议脱欧的基础上,与此同时,将2019年和2020年的增长预期分别从1.5%和1.6%下调至1.3%。

日本的表态则如同美联储通稿的翻版。日本央行副行长雨宫正佳在8月1日表示,美联储降息是在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为防止经济和通胀形势恶化而采取的预防性政策措施。

“日本央行将高度关注世界经济风险以及各主要央行推出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雨宫正佳表示,“与其他主要央行一样,日本央行将在必要时推出新的政策措施以防范风险。对日本而言,继续降低长短期利率、扩大国债等资产购买规模、加快货币发行速度等都是扩大宽松的选项。”

(二)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增大

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在8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ISM服务业指数创三年最低,新订单和商业信心滑落明显,ISM表示其非制造业活动指数下跌1.4个百分点至53.7,这是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下滑,ISM在上周报告指出“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

与此同时,美国股市更是创下了今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天,美股收盘出现暴跌,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下跌,这是自2016年底以来最长的连跌纪录,三大指数均创下本年度最大单日跌幅,道琼斯指数盘中一度下跌近1000点,是历史上第三大跌幅,数据显示,仅本周一整个美国股市市值蒸发超过7000亿美元。

更糟糕的是,关键美债收益率指标也再次出现倒挂,预示美国经济衰退达到了2007年以来的最高警戒状态,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下跌13.77个基点,报1.7075%,为2016年10月以来最低点,且连跌七日跌超37个基点,使得10年期收益率一度比三个月期收益率低32个基点,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以来最极端的收益率曲线倒挂。

除了美国,还有德国。市场对于德国经济担忧,充分反映在德国国债收益率走势上。8月2日,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首次出现负利率。至此,德国国债全面陷入负利率。面对越来越困难的经济局面,8月2日,欧洲央行行长已经给出强烈的降息暗示。9月份,欧央行将采取更为激进的资产购买计划。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制造业连续第6个月萎缩,主要受到德国七年来最严重衰退的拖累。

报告显示法国、西班牙和欧元区经济增长放缓,而意大利停滞不前。IHSMarkit表示,7月欧元区制造业PMI从6月的47.6降至46.5。  

虽然疲软的部分原因与汽车行业的问题有关,但持续的低迷可能会带来更深层次的麻烦,并蔓延到其他经济领域。随着企业应对需求下降,制造业就业岗位正在以六年来最快的速度削减,薪资也在在降低,乐观情绪正在恶化。

图6:欧元区19国失业率、制造业、消费者信心、物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