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据中钢协数据,一季度全国生产粗钢2.31亿吨,同比增长9.92%,产量上升压力较去年增加不少,但需求表现同样较为亮眼,钢价整体呈小幅上升。进入二季度,房地产投资下滑或成为大概率事件,基建投资增长能否“力挽狂澜”?前期处于低位的库存何时开始累积?价格会有什么变化?

本期我们采访到上海钢联钢材事业部研究员任竹倩,为大家拨开迷雾——

核心观点:

1、开工率短期跟去年同期对比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边际增速减弱,同时在目前利润驱动下,产量变化弹性有限,后期市场趋势仍取决于需求增减的变化情况。

2、相比较2017-2018年的去库存,2019年表现为库存的被动增加。结合今年的市场需求变化特征,累库可能出现在季节性淡季阶段,比如5-6月份,三季度末这样的时间节点。

3、二季度来看,一方面虽基建投资预期有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大概率进入下滑态势,整体需求强度减弱,面临高供应的前提下,市场不排除有调整可能。

以下是采访实录:

小编:根据中钢协数据,一季度非会员企业产量增幅远高于会员企业增幅,和去年的情况正好相反。您认为原因何在?

任竹倩:从企业利润驱动来看,建筑钢材跟热卷依然是产量增长的主要来源,其中建筑钢材的效益持续处于领先位置,长流程生产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持续攀升,上周(5月3日)我网调研全国钢厂高炉开工率70.58%,与上周持平,同比增加1.66%。电炉匹配产线的利用率也逐步逼近2017年之前的水平。总体来看,一季度建筑钢材产量(电炉+高炉)高于去年同期5-6个百分点。

由于建筑钢材的生产企业民营与国营比例在8:2,所以非会员单位的产量增幅高于会员单位;再则今年一季度同期新增4条热轧卷板产线投产,也主要以民营企业居多,整体产量也呈现逐步增长态势。

小编:你提到了供应的增加,从今年一季度从目前情况来看,产能扩张、产量上升压力是否成为今年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任竹倩:去年对环保的严格管控,市面上主流钢企和下游企业增添了环保设施,限产季对钢铁生产企业的产量影响效应边际递减。

从调研的高炉的开工率与产能利用率的变化情况看,一季度产能利用率平均高于去年同期2-3个百分点,开工率则维持持平或略高的状态。

从短期情况看,开工率跟去年同期对比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边际增速减弱,同时在目前利润驱动下产量变化弹性有限,后期市场趋势我认为取决于需求增减的变化情况

小编:您提到,今年全社会库存进入累库阶段,目前一季度社库、厂库的高点均低于去年,您认为累库阶段会在今年什么时间出现?

任竹倩:提到积累库存状态,主要想表达年末跟年初的库存应该是一个增加的状态。相比较2017-2018年的去库存,2019年表现为库存的被动增加。

结合今年的市场需求变化特征,累库可能出现在季节性淡季阶段,比如5-6月份,三季度末这样的时间节点。

小编:今年1-3月的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4%,处于低位,但钢材需求表现仍较好。那么在3月社融数据大超预期、地方债发行井喷的前提下,二季度下游用钢需求能否超越一季度?二季度钢材价格您怎么看?

任竹倩:一季度整体宏观面数据好于预期,房地产投资仍维持相对较好的表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3803亿元,同比增长11.8%,1—3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8.2%。加上财政支出积极发力,虽然基建增速尚未明显提升,但趋势已逐步体现,在良好的需求支撑下,钢铁市场呈现震荡上行。

进入二季度,环比一季度消费,从季节性角度看,趋势以增长为主,但同比情况相对偏弱,一方面虽基建投资预期有增长,但在房地产销售难以持续回升的状态下,房地产投资大概率进入下滑态势,整体需求强度减弱,面临高供应的前提下,市场不排除有调整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