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与东南亚在贸易上存在互补优势,同时东南亚国家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地区。近年来,得益于东南亚各国钢材供需的极度不平衡,东南亚各国对中国钢材的依赖度稳中有增。随着东南亚各国经济快速发展,钢材消费增速可观。另外,东南亚各国人均粗钢表观消费与全球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未来钢材消费增量可期。中国作为东南亚较大的钢材进口国,从各国消费角度看,未来中国出口仍有增量,但要警惕贸易冲突对钢材出口的影响带来的贸易风险。

1 中国钢材出口中,东南亚占比稳中有增

中国自2006年实现钢材自给自足,2015年钢材出口达到历史峰值1.12亿吨。分国别来看,出口主要目的国为韩国及东南亚地区,韩国从中国进口总量及占比均呈下滑态势,而东南亚占比仍稳中有涨。2018年,出口至东南亚的钢材占中国钢材出口总量的35%。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2 东南亚钢材产业链失衡,对外依存度较高

由于东南亚各国缺乏铁矿石废钢资源,钢材工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几乎都依赖于进口,这也就导致了钢材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国内钢材生产受抑制。同时,东南亚各国基本上都是电炉炼钢,钢铁产业链结构失衡问题较为严重。虽然近年来有企业转移至东南亚地区建厂,但仍无法改善东南亚各国较高的对外依存度,2018年各国粗钢表观消费对外依存度在50%以上,其中缅甸历年均在90%以上。其中,对中国钢材进口依赖度逐步提升。受贸易冲突及“双反”措施影响,近两年依赖度略有下滑,但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3 经济发展持续提速,钢材消费增量可期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得益于人口红利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除马来西亚、新加坡外,各国经济增速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持续提速。各国基础设施不完善,建筑业发展增长空间较大,各国建筑业用钢占比均在60%以上。2008年-2017年,除马来西亚、新加坡外,其他各国粗钢表观消费均为正增长,菲律宾和越南CAGR均在10%以上,未来钢材消费增量可期。除新加坡外,各国人均粗钢表观消费均处于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仍较大。中国作为东南亚较大的钢材进口国,尽管存在贸易冲突,但东南亚各国钢材消费的增长潜力不容小觑,中国未来出口至东南亚的钢材仍有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