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湖北天门西北部的一个小村子,由于过年车票难买且带回家的东西较多,咬咬牙开了近1000公里后终于回到老家。虽然有3年没回老家过春节,老家近几年变化却并不明显。最大的变化是家门前多了一条水泥路,下雨天不泥泞了。但这条路只有大概3米多宽,村里人走走是没问题的,却不能会车。

还有一个小变化是村里有几处宅基地又盖了楼房,但已经明显没有前几年集中盖楼的情景了。当前只要老家还有人的,咬咬牙基本都在村里盖了2层或者3层的楼房,新房里空调、热水器等生活电器也均较为齐备。其实并不是村里有多富裕,盖楼的大多是外地做生意或者工作的,攒积3-5年钱之后,将家里的瓦房变成楼房,住房条件大大改善,这一改变也就是近5-10年的事情。

去外地做生意和打工,在我看来实在是因时代所迫,因为村里没有什么工业产业,村子虽处于江汉平原,但平均到每个人也就那几亩田,种上一季黄豆和小麦或者棉花后,便不能种其他的了。由于农产品价格实在是太低,比如我了解到,去年一斤小麦0.9元,风调雨顺下亩产1000斤小麦,一亩田收入也只有900元,这还没考虑到人工、施肥等各项成本支出。所以常常一年忙活下来,种3-5亩地也刚刚够温饱。虽然国家现不再收税农业税,并且有300-500/亩不等的种地补助,但靠种地日子奔小康实在是奢望,在外面随便找点什么活干也比在家里面强。

春节期间,各家各户还有一点人,节假日一过,则大多数人都离开了,如候鸟一般。村里大多是孤寡老人,以及被迫留下的留守儿童。农村的老人在我看来生活质量其实并不高,娱乐设施基本没有,更别提其他的消费了。平时身体好的或会打一打小麻将,其他的活动就是呱蛋了(闲扯)。

更远点角度看,家乡的变化总与这个大时代融为一体。印象中,2000年以前我还在小学读书那会,村里大多数人还是老老实实的种地讨生活,并且还要上交较重的提留税,衣着简朴,出行靠二八杠(自行车),逢年过节走亲串户非常的热闹。而2000以后我上初中和高中之后,村里面外出打工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包括我自己的父母也外出了,农村人口的外流一直在持续到现在,在我看来这一现象基本没有转变的可能了。

人口的外流与我国加入WTO、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等时间契合,国内经济的发展充分享受到了农村人口的红利。于是村里的土地对农民吸引力快速消失,农村土地流转逐步兴起,现在村里的大片土地被人承包种上了土豆,其他农作物如棉花等已经不再种植了,江汉平原的很多村庄都如此,以至于天门市曾今“百万担棉花大县”的美名也消失了。

农村人虽然大量外流,但在外面赚钱之后都会有回家建房的想法,于是2010年村里的楼房逐步盖起来了,到现在已经基本盖完了,没盖楼房的基本已经在外地安家落户了,回村的可能性很小了。这应该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个村的现象,外出拜年的所有村落在我看来都基本如此。

家乡的变化近10多年来翻天覆地,10多年前没人会想到家家户户都盖上了楼房,并买了各式电器,没人会想到家门口通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水泥路,更不会想到赖以生存的土地会全部被流转出去。

农村的生活条件变的越来越好固然是值得鼓掌的,但改变这一切的力量并不出自农村。当下农村建设已基本完成,是外出的人口完成了这一壮举,比如那些2000-2008年左右外出的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打工还是做生意,收入都是很不错,赚钱后拿回家来消费,这才有今日农村大变样。一旦经济发展进入低增速且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比如现如今,外出的人口收入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而生活消费水平却是越来越高,外出人口需要面对愈来愈大的生活压力,再来一次家电下乡或者汽车下乡的政策刺激,可能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因为钱袋子在外面,不在农村里。

本文为Mysteel2019年春节回乡见闻征文投稿。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