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包头业产业园区与华北铝业有限公司签署了年产15万吨高档铸轧卷材及5万吨铝箔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这一份协议的签署,实现了包头铝业产业园区铝板带箔产业链的突破,也为打造铝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助推东河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铝业产业园区强势发展为依托,今年以来,东河区紧紧围绕“五区目标”、“五大组团”和“五大基地”任务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咬定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不放松,全力以赴做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项目建设 催生发展新动能

32℃左右的高温持续了数日,在铝业产业园区的车间现场,仍是一幅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走进园区内凯普松、丰川电子两家企业,化成箔生产线恢复了52条,中高压化成箔生产360万平方米,用电量可达2.2亿度,下游铝深加工企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园区下一步扩能升级奠定良好基础。

包头市铝业产业园区作为东河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今的入驻企业已达88家,以铝业为特色、城市矿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生产性物流、中小企业提档升级六大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日趋形成,园区内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回升,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10亿元,同比增长45%左右。

紧紧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东河区重点推进华云一、二期80万吨高端合金铝及配套3×35万千瓦自备机组续建项目,预计全年可生产电解铝70万吨,完成产值100亿元,上缴税金3.7亿元。推进包头盛泰540万只铝轮毂续建项目,全年计划生产铝轮毂400万只,完成产值10亿元,上缴税金4000万元。推进内蒙古隆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凯隆)年产30万吨铝合金材料项目建成投产,实现年产值5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个。同时,发展园区项目,东河区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从地区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发展的路子。在稳定包铝生产经营、推进华云三期建设的基础上,依托我市支持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立足合金铝产能优势,积极延长产业链条,找准稀土合金铝、装备制造等领域,大力引进建设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铝深加工项目,培育构筑板带箔、线棒型材、汽车零部件和铝配套关联产业4大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推动铝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与包头铝工业研究院,着手建立与北京交大、上海交大等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包铝、盛泰等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抓城区建设 展现发展新变化

初秋时节的南海湿地风景区,醉人的空气、秀美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水上泛舟,蒲荡探幽,湖中垂钓,更是将一幅城市风景旖旎的油墨画完全展开。

加快特色城市建设,推进形成城市发展新格局。东河区加快推进南部地区建设,将聘请国内一流专业策划团队,立足独特的区位、交通、生态环境优势,结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对铁路以南及南海周边地区进行整体产业策划,科学明确该地区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为下一步南海地区规划修编做好产业发展指导。同时,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机遇,规划建设一批“双创”平台和高新企业孵化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才、高端人群在此创新创业,切实把南海地区打造成充满创新活力、拉动地区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同时,为了增强城区服务功能,东河区加快完善北梁腾空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扎实推进包一中新校区、公园路小学分校、景开中学、平禄骨科医院迁建等公共服务项目,富力院士庭、“吾悦”广场等商业地产项目,确保工程项目月月都有新进度,加快建设设施完善、业态高端的现代化新城。随着南门外大街、东门大街等4条道路管网改造工程的扎实推进,切实增强中心城区的承载力。扎实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公共绿地建设、物业管理等工作,不断提高中心城区宜居性。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田园综合体”发展思路,加快建设千亩辣椒、千亩大蒜、千亩大葱、千亩水产养殖特色基地,打造一批高标准采摘园、农家乐示范村;积极对接引进集创意农业、农事体验、康养基地、乡村民宿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抓招商引资 激发发展新活力

资源优势和机遇对于招商工作同等重要,必须找准定位,实施精准招商。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判断,东河区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一心服务项目,一心帮扶项目,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着力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有了思想上的统一,招商引资工作就有了新方向。东河区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完善投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税收贡献大、产业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目前,全区已分领域组建政府经济顾问组和行业协会,各分管副区长和责任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以会招商、以商招商,带领企业家出去跑项目,不断充实全区重点项目储备,确保年内引进项目投资达到150亿元以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东河区牢固树立优质服务理念,不断加大服务企业力度,以优化营商和为民服务“两个环境”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行政审批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切实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建立包联机制,促进现有县级领导包联重大项目制度,对已签约的项目,紧盯不放,一对一跟踪联系。加快项目联审联批,促进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对企业给予同等的关注,建立县级领导包联重大项目机制,制定一企一策保姆式服务方案,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想方设法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