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信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53.3%。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达到180万辆,占全球市场50%以上,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与之息息相关的是,锂电池行业也迎来一片“蓝海”。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锂电池行业整体销售收入为1865.51亿元,锂价格增长了近两倍,2016年增长至2973.36亿元,同比增长达到59.44%。在中国现货市场上,锂价格由每吨6500美元上涨至20000美元。

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带动了需求的旺盛。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铜比传统的ICE(内燃机)汽车多出四倍,如果包含充电基础设施,则需要多达五倍的铜。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有望增长30倍,年销量将由目前的不足100万辆增长至2440万辆。则全球每年将增加10万吨的铜需求量。如果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年销售量为2500万台,则预计全球每年对铜的需求量将超过30万吨。

无独有偶,新能源汽车使钴成了“抢手货”。

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亚洲电池制造商正急迫的转向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钴矿项目,以锁定关键电池原料的供应。澳洲钴业总裁Joe Kaderavek表示,目前至少有六大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矿山开发商正在就2019-2021年的电池和汽车制造商的潜在钴矿供应进行谈判。矿需求的增加表明,汽车公司和电池制造商一样,都对稳定的钴供应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用于电池的钴生产大厂Eurasian Resources Group表示,全球对钴的需求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201000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