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内农业供给侧改革仍在持续,未来农产品市场行情将如何变化,农产品期货市场机会在哪里?2月1日,在浙商期货主办的“浙商期货农产品论坛暨深圳分公司开业典礼”上,与会嘉宾表示,2018年大豆价格仍面临短周期压力,长期来看农产品市场整体将趋强,可利用对冲套利降低交易整体波动率,提升安全度。

“去年国际大豆市场处于大供应、大消费状态,预计2018年全球供需格局仍将维持现状。”神凯投资公司投资总监高艳滨在会上表示,阿根廷大豆今年受不利天气影响将减产;巴西去年大豆销售不及预期,预计今年供应也将减少,但对全球大豆整体供应影响不大。全球供需将呈现双双趋强的格局,行情波动幅度不大。

“在本轮供给侧改革中,由于弱势企业退出,大型企业压缩产能、兼并重组等,去产能将带来行业集中度的持续提升。”凯丰投资宏观研究员黄茜表示,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减少市场恶性竞争、提高企业竞争力。

具体到国内农产品,高艳滨认为,一方面,受去库存影响,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缩减,但大豆供应增加,目前大豆盘面价格处于低位;另一方面,油脂去库存仍未结束,需要继续观察。“目前市场价格并未与供需匹配,对未来大豆价格走势的预测需要考虑更多因素。”高艳滨表示,国内大豆面临的短周期压力仍在,而从中长期来看,大豆市场有趋势性交易机会。

对于今年的大豆种植成本,高艳滨分析称,若美豆以较高的单产水平49.1蒲式耳/英亩为基准,考虑原油价格、土地租金等因素,预计2018年美国大豆价格低位将跌破920美分/蒲式耳。此外,他认为,天气因素也会使市场产生负面预期,存在投资机会。国内环保政策导向以及人民币汇率对进口成本的影响等,也需要投资者引起重视。

浙商国际董事总经理是俊峰建议投资者可通过寻找品种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对冲套利,创设交易品种组合,降低整体交易波动率,甚至组合之间也可以互相对冲,进一步提升安全度。对于农产品对冲套利策略,他表示,当前美元指数大幅下跌,工业品价格大涨,农产品价值洼地显现,豆粕、白糖、可可、咖啡等品种存在投资交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