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聚焦
我的钢铁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区域性特点凸显 期货服务模式亟待创新

2015-11-06 05:26    来源:钢联资讯

西北地区甲醇调研: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大型甲醇制烯烃装置的陆续投料开车,我国甲醇产业的市场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一是供需区域化特点越来越明显,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西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山东地区三大甲醇产业集中地为核心的相对封闭的运行模式;二是下游需求结构发生改变,甲醇制烯烃的消费需求快速取代甲醛、二甲醚、醋酸等传统下游,成为行业下游第一大需求,其对甲醇的消费占比接近40%。

为深入了解甲醇市场的变化,积极推动仓单融资、基差交易等相关业务的发展,期货日报联合郑州商品交易所,并邀请银行及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参加了此次调研活动。

市场供应偏紧格局或延续

我国甲醇生产工艺包括煤制甲醇、天然气制甲醇和焦炉气制甲醇三类。其中,天然气制甲醇成本最高。市场普遍预计天然气价格将下调,幅度在20%—30%,但参照目前2—2.2元/立方米的价格水平,工业用天然气价格的下降幅度最多在0.7元/立方米。调整后的价格对照天然气制甲醇的优惠用气价格,企业人士认为下降幅度并不大。

“综合考虑冬季用气特点及天然气制甲醇装置的成本情况,即便下调天然气价格,天然气制甲醇装置大幅重启的可能性也不大。”格林大华期货甲醇研究员黄福臣认为。

近期,青海天然气制甲醇装置陆续重启,主要是行政因素所致,地方政府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化工企业开工。

焦炉气制甲醇方面,由于焦炭价格大幅下挫,焦化企业多数处于亏损状态,各地区焦化企业开工率处于偏低水平,进而导致焦炉气的供给有限,焦炉气制甲醇产能很难在短期内释放。

后期甲醇供应仍以煤制甲醇为主。当前,60%的煤制甲醇装置,其开工率处于有效产能的满负荷状态。

西北地区是重要的甲醇生产、消费区域。初步估计,目前西北地区甲醇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20%左右。同时,得益于当地煤制甲醇装置的高负荷运转,西北地区甲醇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0%以上。调研中期货日报记者发现,西北地区煤制甲醇装置开工负荷整体维持在80%以上,这与企业特点不无关联。西北地区甲醇企业多数为国有企业,而这一背景,决定了企业以产定销的特点。

由于装置开工率高位,且煤化工行业向引导过剩产能出清转变,西北地区近两年无新增甲醇装置上马,甲醇新增边际产量也有限。

“根据西北地区烯烃装置的建设投产进度,预计未来1—2年将有超过4套甲醇制烯烃制芳烃装置投产,初步估计每年将消耗600万—800万吨的甲醇。届时,西北地区的甲醇外流量将大幅减少。”黄福臣说。

作为甲醇的新兴需求,甲醇制烯烃在甲醇需求中的占比上升极快。据了解,随着西北地区烯烃装置的陆续上马,西北地区外销甲醇转为地区消化的比例由去年的70%上升到90%。“未来西北地区甲醇需求主要看中煤蒙大和神华榆林两套规模较大的甲醇制烯烃装置的运行情况。这两套装置总产能为110万吨,且均采取外购模式,折合甲醇需求约为330万吨。”申银万国期货甲醇研究员王笑说。

不过,甲醇行业的扩张让人不无担忧。过于依靠烯烃装置投产会导致甲醇需求结构单一,烯烃产业的任何波动都会影响甲醇价格走势。在此次调研走访的多家企业中,除了准格尔旗的甲醇企业由于距离太过遥远未表现出对中煤、神华这两套烯烃装置的依赖,其余企业均表示,西北地区由于这两套烯烃装置的上马,甲醇需求将提升。

“目前,西北地区甲醇企业整体开工率较高,除小部分民营企业开工率较低外,大部分企业都保持满负荷、超负荷生产。由于销售情况较为理想,企业库存很少,甚至没有库存。”内蒙古某煤制甲醇企业销售部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存在需求向好的预期,他们对甲醇未来走势较为看好。

期货日报记者发现,内蒙古准格尔旗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甲醇企业的下游需求结构更为丰富。准格尔旗甲醇企业除了对地区内甲醇制烯烃装置较为依赖,对二甲醚装置也很看重。传统下游二甲醚行业受季节性影响,需求回升,甲醇企业开工率也随之提升。

西北形成区域化运营模式

由于新兴下游发展迅速,西北地区的甲醇市场逐渐形成相对封闭的运行结构,自产自销现象较为突出。此外,全国甲醇市场价格重心北移。

据黄福臣介绍,华东地区甲醇价格受制于国际甲醇市场供需结构偏弱及国际原油价格弱势,难有过大涨幅。而西北地区陆续投产的烯烃装置尚未配套甲醇产能,原料完全依靠外采,烯烃企业的定价地位弱化,且跨区域的外采又会带来较高的运输成本,西北地区甲醇价格将在一定水平维持强势。

“需求方面,支撑点在烯烃市场。”光大期货甲醇分析师钟美燕表示,四季度西北地区的甲醇需求增量主要体现在中煤蒙大与神华榆林的两套外采甲醇制烯烃装置上,“神华的装置有望在11月中旬开车,目前这两家企业正在与原料供应企业进行区域内的集中采购谈判。后续,装置的开工将对甲醇需求形成一定支撑”。

另外,2016年久泰的烯烃装置开车情况、易高的甲醇制芳烃装置的投产情况都值得关注。其中,易高计划上线30万吨的芳烃装置。据了解,目前易高已有的芳烃装置利润可观,对甲醇的消耗量是2.5:1。未来,30万吨芳烃装置上线的话,不仅区域内的所有甲醇产能被消耗,企业甚至还需部分外采。

“甲醇燃料需求方面,二甲醚需求季节性回升。其他终端将燃料由煤改为甲醇,也提升了甲醇的潜在需求。”内蒙古某甲醇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钟美燕认为,西北区域性的甲醇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效果显著,未来西北区域供应增加有限,需求的增长点在于烯烃市场。不过,烯烃的产能扩张使得行业面临利润被不断挤出的压力,甲醇制烯烃装置的陆续开车一定程度上抑制着甲醇的高价格。

甲醇价格上涨存在天花板

“西北地区甲醇价格虽然受烯烃装置投产的支撑,但其价格上涨空间存在天花板,后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黄福臣认为,这种不确定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新疆甲醇市场的冲击。新疆广汇能源日产甲醇3000吨,80%的产品外流至宁夏、内蒙古一带。目前,新疆甲醇出厂价格在800—900元/吨,加上运至宁夏的费用500—600元/吨,运到目的地后,已基本与当地甲醇的出厂价格持平。内蒙古甲醇价格的上涨将吸引更多的新疆甲醇东流,进而对当地价格形成压制。二是下游烯烃企业利润萎缩会限制甲醇的消费需求。据悉,目前我国甲醇产业供需结构的变化主要受下游烯烃装置开工率的影响,而在国际原油弱势运行的背景下,下游烯烃行业产能过快增长会对相关产品价格形成压制,进而影响烯烃行业的经营利润。烯烃企业利润收缩对于甲醇价格的压制将更加明显。

实际上,随着甲醇现货供需结构的变化,内地甲醇现货市场的区域化特点较为明确。“由于下游需求改善,西北地区甲醇价格坚挺,其与华东地区甲醇价格的差距逐步缩小。在当前期货贴水的背景下,内地甲醇市场对甲醇期货的影响力将减弱,国际甲醇市场对甲醇期货的影响力将放大。”黄福臣说。

甲醇企业参与期货遇瓶颈

资金是很多民营企业的梦魇,一方面煤化工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融资,另一方面自身利润被高昂的财务成本所吞噬,甚至出现了“赔本赚吆喝”。特别是在目前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企业利润本身就缩水,再背上沉重的利息包袱,处境可想而知。长期来看,这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现货子公司可以提供一些例如仓单质押的业务,利用自有资金或者其他低利率的资金,为企业‘减负’,降低财务成本,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锦盈资本研究员尹涛表示,在企业有积压库存的情况下,把库存变为标准仓单或者子公司认可的非标仓单,可将企业的资金盘活。

最老生常谈的话题往往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国有企业参与期货市场需要政策的松绑。一些国有企业有参与期货市场的想法,认为期货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可以有效对冲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然而,由于政策原因,国有企业很难参与进来。

现货子公司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国有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受种种限制,且需要层层报批,现货子公司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帮企业签订采购合同。诚如锦盈资本,就帮助国有电力企业在期货市场采购动力煤。这样一来,即解决了政策性问题,又实实在在地让国有企业利用了期货工具,尝到了“甜头”。

“‘锦盈模式’其实可以很好地复制在甲醇期货上,利用我们专业团队的成功经验,为甲醇企业服务,开创一条甲醇国有企业参与期货的新渠道。”尹涛表示。

在座谈中,记者从企业处得知,目前甲醇贴水问题也是企业不能参与期货的问题所在。西北地区甲醇厂库的贴水有的高达五六百元,如此幅度的贴水在高利润时尚能接受,而目前甲醇价格处于低谷,贴水所占的比例大幅上升。企业测算以后发现,注册成仓单后会有零利润,甚至倒挂的情况。

另外,甲醇企业在注册仓单时还要缴纳30%的保证金。再加上被注册的甲醇仓单本身,企业要承担130%的资金占用,这还不算仓储费用等成本。

“这样一来,对于本就资金紧张的我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西北地区某甲醇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尹涛介绍,子公司也可以考虑在这一问题上与企业、银行、交易所多方面协商,以解决企业参与甲醇期货遇到壁垒的问题。

实际上,从银行的定位来看,主要是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及宏观导向来进行授信投放,按照银监会的指引以及总行规划制订授信计划。同时,银行也需考虑国家对行业发展的要求,符合产业结构转型和调整的规划。

目前,煤化工行业正走向过剩,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困境。以一套60万吨/年的煤化工装置为例,需投资40亿元,利息成本高企,目前的经营利润根本不足以覆盖资金利息成本。“银行的贷款对象倾向于国家级的重点项目、央企和省级的重点产业,因为他们有政府的信用背书,而煤化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享受不到低利率,只能以高利息从市场获得资金。”华东地区某银行人士直言。

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依靠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已不具备优势,大宗商品的需求扩张周期已结束,国内需求的下滑大势所趋,大宗商品价格将长期处于低位,国际投行近年来也在逐步退出大宗商品业务。随着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银行可代理的业务越来越多,通过收购、重组形成全产业链金融,这样金融端能服务于实体企业的面更为广阔。

从银期合作的角度来看,银行在仓单质押业务方面仍有开拓空间。目前全国范围内银行仓单量质押业务为数不多,且主要是标准仓单。钟美燕建议,随着现货子公司的成立,厂库可以基于交易所的授信,与子公司展开合作,在具备足够资金安全垫的情况下,银行可加大参与仓单质押的力度。

更多行业聚焦
400-820-0970
我的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