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黄金十年”,煤炭保持了供给持续高速增长,煤炭粗放的开采方式和深加工技术的薄弱等弊端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粗放式的开采和利用还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目前,我国CO2排放量的70%、SO2排放量的90%、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的67%、烟尘的70%都来自于燃煤。煤炭变成城市雾霾的罪魁祸首。

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煤炭市场遭遇市场骤变,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煤价大幅下跌。自此,煤炭进入长久的销售低迷期。

2014年的并寒冬没有给煤炭需求带来一丝生机,2014年,神华的国内煤炭销售量为43960百万吨,同比下降12.7%,占煤炭销售总量的97.4%。商品煤销售价格351.4元/吨,同比下降10.1%。

面对严峻的销售局面,从去年开始,大煤企纷纷打出降价牌来维护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只能随行就市,加速生产以维持生存。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煤炭产量达38.7亿吨,接近世界整体产量的一半。即使是面对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煤炭企业做出的应对措施也只是限产而不是减产。

从2015年一季度煤炭行业各项数据结果来看,中国的煤炭行业早已成为产能过剩的重灾区,而煤企也陷入了一场竞争恶循环,“宁降价,不限产”成为各煤企的宗旨。

有专家预测,由于产能严重结构性过剩,外加雾霾肆虐迫使各地大规模推进“煤改气”,又因节能降耗已成社会大势,今年后三个季度及未来数年间,已持续两年有余的煤价下跌趋势几乎没有止跌可能性。

由此可见,仅仅依靠市场自我调节、任由市场去承担消化行业发展中的弊端是远不能将煤炭市场从糟糕局面中解救出来的。煤炭市场需要强而有效的政策导向,从根本上扭转粗放发展的市场模式,需要贴合实际的约束制度,具象的去解决煤炭市场面临的问题。

2014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在执行更严格能效环保标准的前提下,到2020年,将本来在一次能源总量占比超过90%煤炭消费比重减少在62%以内。

面对煤炭发展的诸多问题,首当其冲是遏制煤炭产能过剩,解决市场长期供大于求的问题。其次是煤炭的粗放开采和由煤炭燃烧造成的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

除了长远产业规划部分,今年3月25日,国家能源局专门针对煤炭行业再出新招,印发《关于促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煤炭开发布局、调整煤炭产业机构等十条措施助力煤炭业脱困,其中,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清洁化利用、优化煤炭开发布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意见》依据煤炭资源分布、市场区位、环境容量等因素对煤炭开发布局进行优化,强调保持合理开发强度,按照“退一建一“模式,适度建设资源枯竭煤炭生产接续项目;调整煤炭产业结构方面,《意见》规定严格新建煤矿准入,严禁核准新建30万吨/年以下煤矿、90万吨/年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淘汰9万吨/年及以下煤矿,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淘汰30万吨/年以下煤矿。

意见对推进煤炭清洁化及提高煤炭入洗率进行了着重强调。提出严格执行《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研究建立商品煤质量标准体系及配套政策。加快建设煤炭洗选设施,大中型煤矿应配套建设选煤厂,小型煤矿集中矿区建设群矿选煤厂,提高原煤入洗率和商品煤质量,推动煤炭精细化加工配送等。

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戳中煤炭市场要害,从源头解决解决产能过剩,引导市场遵循发展规律,推动煤炭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让深陷泥潭的煤炭行业看到了曙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煤炭行业发展中,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将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