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已过,煤市“寒流”不减。在煤炭产地,由于库存高企、需求乏力,山西、内蒙古仍有不少地方煤矿处于“假期模式”,复工计划或将推迟。在市场“寒冬”和环境约束的双重压力下,中国正在踩下煤炭产量扩张的“急刹车”,逐步迈入“控产”时代。

控产限产成煤市“救命稻草”

近日,“太原指数”短暂持稳后走跌。3月11日,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收于488元/吨,比上期下降8元/吨,以及去年8月以来的单周最大跌幅。加之神华、中煤等大型煤企相继推出变相降价的优惠促销政策,市场悲观情绪不断升温,业界对煤价持续下行的担忧进一步加剧。

同时,环境层面的政策约束不断收紧。3月6日,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四大领域将节约煤炭消费8000万吨,到2020年将达到1.6亿吨以上。

考虑到去年底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的一份文件,为防治大气污染,今后两年,中国至少要减少煤炭消费1.6亿吨。

上述信号表明,在市场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控产、限产正在成为煤炭行业的“救命稻草”。

煤企限产遭遇“囚徒困境”

煤炭控产,必须煤企限产。然而,随着煤市下行趋势增强,煤企价格战有愈演愈烈的倾向。市场过剩反而增加产量、煤价下跌反而争相降价,煤企限产面临“囚徒困境”。

煤企两难选择的背后,是随处可见的煤矿超能力生产。煤炭“黄金十年”内,市场“紧平衡”的背景下,为保电煤生产、保能源安全,煤矿超能力生产一度成为常态,一些煤矿实际产量甚至超过核定产能的3倍以上。

此外,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能释放的增速没有明显放缓,需求增速却从6%以上迅速回落至2%左右。

专家称,即使产能不再增长,也难以改变今后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经济增长放缓、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水电、天然气等替代性能源比重增加,都将对煤炭需求产生抑制作用。

煤炭脱困仍需多管齐下

业内认为,尽管山西、神华等地区和企业已明确提出稳定产量的计划,但仅仅个别省份和企业控制产能,难以突破“囚徒困境”,亟需加强行业监管、行业自律,规范煤炭生产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连续两次煤炭行业脱困工业联席会议都把治理的重点,聚焦在煤炭生产环境。国家发改委也将抓紧核查煤矿违法违规建设生产情况,抓紧落实煤矿建设生产领域违法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等。

同时,随着各地煤炭资源整合的推进,大矿明显增多,专家建议,建立煤炭供需平衡、预测、储备机制,成立类似于欧佩克的行业协会,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避免资源浪费。同时,严格执行限产、遏制超产等政策的同时,加强煤炭主产地之间的协调,避免“控产”过程中加剧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