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最后一个月,当山西上下正戮力同心,完成一场煤炭运销领域的“管理革命”时,整个能源市场依然在低迷、回落、亏损等字眼里继续徘徊。晋煤面临的依然是一个价格持续下探、库存不断增加、回暖仍未可期的市场环境。在获得政策性松绑之后,山西煤炭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活力得到释放,但是,如何尽快走出集体性困境,山西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直面“外患”,能源价格持续走低

持续两年的煤炭“寒市”仍然在延续。而这样的寒意,也浸染到了上月末在西安举行的全国煤炭交易会。“全国的煤炭企业日子都不好过,库存量太高,价格被压得很低。煤企亏损面达到了七成以上,前三季度行业利润同比减少近50%。”昨天,参加了全国煤炭交易会的山西煤炭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煤炭市场的持续性寒冬,源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市场需求减少。记者了解到,走出煤炭“黄金十年”之后,从2012年开始,全国煤炭需求不断降低,山西省七大煤炭企业陆续被卷入亏损境地。今年上半年,七家企业亏损总额达到13亿元,减员减薪成为普遍状态。

“今明两年,煤炭市场需求预计会继续放缓,”相关专家认为,截止12月初,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出现“九连跌”,而“十连跌”的出现也成为大概率事件。油价的不断下行,必然影响到煤炭价格的继续探底。因此短时间来看煤炭市场仍然不容乐观。“外患”深重,山西煤炭行业只有不断降低成本、减少内耗,才有可能渡过难关。

煤炭“减负”,重获活力参与竞争

面对困局,山西煤炭需要释放更大的活力以参与竞争,赢得市场。山西汾渭能源开发咨询公司的相关专家介绍,过去,因为需要缴纳包括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炭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煤矿转产发展资金等多项中央、省、市及行业的规费,山西省销售的吨煤成本要比内蒙、陕西等周边新兴煤炭产地高出10到15元左右。此外,通过公路外运的煤炭还需要向中间经销商——省煤运集团缴纳数额不等的煤炭代销费、煤矿管理费、交易服务费等等。这样综合下来,附着在山西省煤炭上面的各类收费达到了每吨20到30元。这些人为成本的增加,都给山西省煤炭压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重负,使其在全国市场上处于不利位置。

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减少,一方面是周边省份的挤压。山西煤,已经走到了必须减负松绑,轻装上阵的时刻。据测算,山西省通过全部取消相关企业代行的煤炭、焦炭公路运销管理行政授权,全部取消煤炭、焦炭公路运销票据,全部撤销省内煤炭、焦炭公路检查站、稽查点后,被绑定在晋煤身上的各类收费大大减少,总计可为山西省煤炭行业减负130亿元。再加上之前山西省通过“煤炭二十条”“清费方案”等政策剥除掉的涉煤收费,整个山西煤炭的减负总额将十分可观。成本降低之后,山西煤炭的市场竞争力必然得到迅速提高。

赢得市场,晋煤还需再加把劲

全面清理煤企负担之后,山西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身”。但是仅仅依靠减负带来的成本效应,山西注定难以在“群雄并起”的能源市场走得更远。减负之后,山西省煤炭想要获得更加持续不断的动力,还要做很多“功课”。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煤炭交易会上,煤炭各方经过充分交流与磋商,形成了基于市场科学发展的“西安共识”。这个共识包括,经过之前十年的“野蛮生长”,煤炭行业进入了必须依靠提质增效才能实现发展的新阶段;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煤炭行业市场交易平台建设,促进行业向互联网化转型;要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煤炭交易方式转型升级。各煤炭交易平台要通过免费创造市场规模,通过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粘度,逐步确立面向固定细分市场和个性化的商业经营模式。

“将煤炭行业带入互联网”已经成为今后晋煤的发展趋势。而在“晋煤崛起”的道路上,山西省又明确提出了“管理革命”的口号。山西省提出,要大力推进煤炭管理体制改革。山西省是全国主要产煤省份中唯一没有实行矿业权公开出让的省份,这不仅导致资源价款大量流失,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还成为权力寻租的土壤和条件。下一步,山西省要加快建立完善煤炭矿业权一级市场,对新设立的煤炭资源矿业权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出让。同时,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切实解决好管理部门职能交叉、重叠、错乱和推诿扯皮的问题。总之,让政府“归位”,让市场做主。只有这样,属于山西煤炭的“春天”才会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