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经信委印发《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引起钢铁业和钢贸业人士的广泛关注。《规划》有何亮点?《规划》实施,对我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有何意义?对钢贸企业将带来什么影响?为此,记者采访业内人士及钢贸业经营者,对《规划》进行解读。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规划》提出:根据上海城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坚决调整淘汰全市零星小钢铁企业,强化以宝钢集团为核心,以精品钢深加工为主的生产布局。针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产能,依法实施关停调整,对环保不达标企业,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提倡以“一火成材”为主,加快淘汰钢铁落后产能,改变钢铁生产企业分散在全市郊区的现状。落实国家《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有序推进宝钢吴淞地区结构调整。支持宝钢集团钢铁制造整体战略性布局调整,加快湛江钢铁精品基地建设,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

按照这一《规划》,在日前上海市政府已与宝钢集团就推进宝钢上海宝山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签署协议。宝钢将在未来5年内,陆续调整和压缩上海地区的部分产能,预计调整任务完成后,上海地区将总量减少铁产能约580万吨、钢产能约660万吨,约占宝钢本部30%的钢铁产能。相应减少能耗量300万吨标煤。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福建、广东、浙江、新疆等地均被列入宝钢产业外迁的迁入地,涉及到不锈钢、特钢、普钢等多个产业项目。

宝钢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加速我国整个钢铁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有利于产业布局的改善,也有利于缓解铁矿石等钢铁原料资源的瓶颈制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正如《规划》所指出的那样上海钢铁产业提升发展仍存在瓶颈问题,诸如资源环境带来的制约。上海钢铁产业集聚的宝山区,同时也是一个集中了大量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老工业基地,环境容量压力较大。且面临原料供应垄断带来的成本高企压力。钢铁生产所需铁矿石资源全面依赖进口,受到铁矿石供应高度国际垄断的制约,特别是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瓦解及定价金融化趋势,导致成本高企。此外,上海钢铁产业高成本体制有待改善。上海钢铁产业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市尚有近100万吨的零星钢铁产能分散在郊区,相对落后的小型钢材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约占上海钢材制造业总产值的6%。同时,上海钢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多而规模小,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含量总体不高。

因此,在“十二五”期间,上海钢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结构调整升级,包括宝钢部分产能的迁移,这与对改变我国钢铁产业布局存在着“北重南轻”、“东多西少”的问题,环渤海、长三角地区钢铁基地林立,东南沿海钢铁基地尚处于空缺中。《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曾明确提出,“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将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山西等钢铁规模较大的地区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减量调整区域内产业布局。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省份在不增加钢铁产能总量条件下,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西部地区部分市场相对独立区域,立足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结合区域差别化政策,适度发展钢铁工业。”这反映出国家对于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心。今年5月初,《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出台,再次提到钢铁产业调整问题,该规划明确提出:“有序推进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钢厂转型或搬迁。”所以说上海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宝钢布局的调整,改变我国钢铁工业布局总体上存在的“北重南轻”、“东多西少”的问题。

《规划》还有一大特点,实施空间布局战略,提升精品钢材基地的综合水平。《规划》明确,根据城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研究推进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强化以宝钢集团为核心,以精品钢深加工为主的生产布局。上海钢铁产业努力形成精品集聚、技术领先、低碳发展、服务先行、数字化经营的新型产业体系,成为我国传统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转型升级的典范;宝钢集团成为引领我国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总量规模目标。2015年,宝钢集团国内基地粗钢生产能力达6600万吨以上。以精品主导的上海商品材生产规模2200万吨左右;上海钢铁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左右,“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00亿元左右。

《规划》提出,上海精品钢基地要充分发挥基础原材料工业的作用,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上海发展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制造业、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推进钢铁高新材料产业化,提高国内独有领先产品的比例,产品总体向“高强韧、耐腐蚀、易焊接、长寿命”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八类核心战略产品;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上海先进制造业提升需求,对接下游重点行业需求,一是推进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研发,聚焦超高强汽车板生产技术、超低铁损取向硅钢生产技术、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关键工艺技术、超高合金钢管生产关键技术、核电用钢相关技术、航空航天用特种合金材料技术等领域实施重点研发,突破一批关键和核心技术。二是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及应用,聚焦绿色产品和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持续保持技术先进性、环保性、经济性;关注新钢材替代、新用途替代、新材料替代发展,构建基于LCA方法的绿色钢铁制造体系,建立绿色产业链。三是促进技术链延伸和深化,推进工程技术、金属深加工、资源开发、生产性服务业等相关产业技术的产业化。

这一《规划》与国家《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完全相吻合。在“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加快产品升级,重点发展的关键特钢品种,高铁等重大装备用高品质轴承钢、车轴钢、车轮、弹簧钢,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耐热钢,高档不锈钢,汽车等制造业用高档齿轮钢,高抛光性能、高耐蚀性能工模具钢,特种耐腐蚀油井管,航空航天零部件用特殊钢,高档数控机床用特殊钢,核电机组用特殊钢,工程机械用高强度高硬度合金结构钢,高温合金及特种合金材料,特种合金钢管、银亮材、精密冷带等深加工产品。

同样,上海“十二五”的钢铁业发展规划根据上海制造业发展对钢材的需求,重研发高端精品钢材,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的汽车板、电工钢等高端产品的供应地,冷轧汽车板、取向硅钢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到50%、35%,具备较强的国内和全球市场影响力。2015年,取向硅钢产能达到30万吨;高强汽车板产能达30万吨,TMCP船板产能达50万吨以上,火车车厢用耐候热轧板产能达30万吨以上,特殊钢形成25万吨的合金板材规模,高端特冶产品占特殊钢长材产品的11.4%。使宝钢集团进入世界钢铁产业技术领先者行列,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一流技术,拥有薄带连铸等在世界同业具有影响力的重大专有技术,形成关键领域全过程自主集成、关键工艺装备的自主化及主要工序的整体技术转移能力。R&D占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

从上海“十二五”钢铁业的重点高端钢材的发展目标来看,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加速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在“十二五”末,“宝钢集团成为引领我国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

一些钢贸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及高管们认为,《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还有一大特点,强化钢铁业的服务意识,提升现代钢铁物流业,打造国际化的钢铁交易中心。《规划》提出产业融合目标:“形成钢铁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的高效服务体系,形成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和全国的现代钢铁生产性服务业中心。推进宝钢集团成为全国钢铁行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数字化经营的典范,至2015年,实现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全覆盖。”“建立钢铁现货交易和钢铁物流配送等紧密结合的钢铁交易所,打造国际化的钢铁交易中心。”

为此,在“十二五”期间,上海钢铁业将加强钢铁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整合制造、港口、货场、运输等优势资源,完善精品钢加工配送基地、船板加工配送中心、大型仓储基地、钢铁电子交易中心等服务业功能,建设国际钢铁总部经济集聚区,以钢铁物流、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综合配套为支撑,促进上海钢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同时,积极发展加工配送及延伸加工服务。重点在汽车板和不锈钢的深加工、特钢、宽厚板、钢管加工方面深化钢材加工配送服务。促进钢铁产业与下游产业的融合,积极发展金属包装、钢结构等钢材延伸加工业务,提高钢材的加工深度,形成战略产品的应用示范。

在“十二五”期间,上海还将不断完善钢铁生产性服务政策,将钢铁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上海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制定促进钢铁物流、加工配送、融资担保、技术服务以及管理咨询等方面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充分发挥上海钢铁服务业协会引领行业、协调及与政府沟通的作用,逐步组织制定和完善各类钢铁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物流领域的行业规范和标准,营造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促进钢铁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对此,专门从事钢材贸易的上海华磊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太庚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十二五”期间,上海钢铁企业将强化服务业,推进现代钢铁物流建设,将进一步提升钢铁流通业态,优化钢铁贸易环境,促进钢铁流通业和钢铁交易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这对钢贸企业来说,是一大挑战,也是一大机遇。

目前,上海地区拥有钢贸企业上万家,而钢贸业中的“散、小、弱、乱”现象十分普遍,集中度低,无序竞争激烈,钢铁物流成本高,不少钢贸企业生存艰难,这与“十二五”期间上海钢铁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建立钢铁现货交易和钢铁物流配送等紧密结合的钢铁交易所,打造国际化的钢铁交易中心”目标显然不相称。因此,上海钢贸业面临重新洗牌和转型的考验,将有一批钢贸企业被淘汰出局,剩下的将是一批优质的钢贸商,能够在“打造国际化的钢铁交易中心”有所作为。通过优胜劣汰,上海的钢贸业随着《规划》的实施而得到可持续发展,使上海真正成为国际化的钢铁交易中心。

不少钢贸企业根据《规划》考虑自身的重新定位和产品经营结构的调整,在“十二五”期间,上海钢铁业发展重点品种为优特钢、精品钢材、高端产品,而在上海目前尚存在的100多万落后产能都将被淘汰,这些小型钢厂生产的都是三类、四类产品,经营这类产品的钢贸企业面临产品结构的调整。梁太庚说钢贸企业要根据上海钢铁业的品种结构调整,及时调整经营战略,确定市场定位,对《规划》需要深入、认真研究,把经营的重点放在优特钢上,经营高强度钢材。

梁太庚及一些钢贸企业老总希望《规划》中指出的“物流领域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尽快出台,营造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促进钢铁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这是钢贸企业所关注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