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综合媒体消息,一边是港口和电厂堆积如山的高库存,一边是煤炭企业加大马力的生产,这情形仍是煤炭市场的供求现状。谁都知道,减缓价格下降的速度,限产是最简单、可行、有效的短期办法之一,可为什么不做?在个别煤企喊出的“压价保量”、“保增长、保市场”口号背后——

对目前的煤炭市场形势,业内有乐观的说法:挺一挺,艰难时期就会过去,再难也难不过上世纪90年代,那时一些煤炭企业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发不出工资;有慎重的说法: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煤炭市场需求或增大,煤价不可能总在低位徘徊;有悲观的说法:市场寒流煤先知,目前的市场形势预示着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的终结,搞不好,结果可能会比十几年前更惨。

其实,如今国内煤炭市场出现供求宽松、总量过剩的局面,早在今年初就已释放了信号:煤炭进口量增加,港口煤炭库存不断突破上限,电厂库存更是一天刷新一个纪录……不仅是我国煤炭行业,现在全球煤炭行业都处于市场转折的关键时期。就在6月初,美国第二大煤炭生产商阿尔法公司宣布,停止4座煤矿的生产,闲置2座选煤厂,削减另外几座煤矿的产量并关闭4座合同煤矿。就目前我国国情和煤炭企业实际情况看,我们纵然做不到阿尔法公司那样的“大手笔”限产,然而,在整个行业面临巨大挑战的时期,寻找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模式、经营模式,已经是煤炭企业的当务之急。综观企业限产之难,无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怕:怕丢失市场份额。

这几年,煤炭行业走的是市场化的路子,不得不承认,计划经济时期的烙印仍存在于相当一部分煤炭人的内心深处。

近日,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召开的大大小小会议上,诸多煤炭企业的销售负责人都在倡议:是时候限产保价了,可全国煤炭产量还是有增无减,价格一降再降。这种局面不能不说与很多企业领导者的观念有关。“稍有不慎,多少年才巩固起来的市场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到时候,最受伤害的还是煤炭企业,所以,为保住市场份额,我们宁可咬紧牙关也不能限产。”山西一家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的某领导抱定了这样的经营策略。当前,“压价保量”其实存在于很多煤炭企业领导者的观念当中,在限产的不同声音面前,此种声音频率不低。

单从数字上看,短时间内,煤炭需求转好迹象并不明朗,煤炭产量也没有减少的苗头,今年1月至5月,全社会用电量1.96万亿千瓦时,增幅同比回落6.2个百分点,为近年较低水平,原煤产量却保持高于这一增速的态势增长。煤炭增产主要来自于三西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而限产的企业多集中在东部老矿。“增”多“限”少,结果是全国煤炭产量增速仍然高于用电量增速。

二观:寄希望于其他煤炭企业限产而自己加大马力生产。

据了解,为应对惨淡的销售形势和这波十余年未见的“寒潮”,山西一些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已采取停止发放奖金、减少干部绩效工资等办法,更有甚者,开始打折给职工发放工资。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势,煤企各出奇招,有的宁可打破十几年来“不赊销”的老规矩。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煤企仍不舍得为保价而限产,究竟为啥?一位煤炭企业领导这样对记者说:“限产是整个行业的事,单靠一两家企业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如果我们限产了,而别家企业都照样生产,那最后吃亏的还不是我们?”在这种想法的作用下,这家企业在不断地观望,有朝一日看到别的煤炭企业限产了,他们也会立即采取限产举措。

的确,几家企业限产成不了气候,不仅保不了价,还会有损失市场份额的风险。但面对困境,煤炭企业如何从“各自为战”的“分散体”变成“统一作战”的“联合体”,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电求煤”到“煤求电”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今年初以来,国内宏观经济寒意持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三大指标增速均呈下降态势。另外,发电量的增长速度也回落到个位数,相比去年同期两位数的增长,明显坠入低谷,尤其是占发电量八成以上的火电,今年4月和5月分别出现了0.4%和1.5%的同比负增长。业内人士预测,短时间内,市场需求突然反弹、煤炭供不应求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我们的企业也不妨由“观”到“做”。

三盼:盼政府出台政策,规范市场秩序。

黑龙江龙煤集团销售公司负责人刘某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份开始,他就抱定这样的信念,国家有关部门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出台相关政策来规范市场行为。他甚至坚信,也许,用不了多久,政府就会出台“限产令”,就像一旦煤电矛盾突出,电煤供应紧张,政府就会专门对煤炭行业出台“限价令”一样,只是早早晚晚的事情。“盼政府之手发挥作用”,与刘某有一样想法的煤炭企业领导和业内人士不在少数,刘某还对2008年、2009年的“政府行为”记忆犹新。当时,在黑龙江电煤紧张、电厂库存仅有几天甚至一天的情况下,电厂充分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挟天子以令诸侯”,省政府领导短时间内多次坐镇龙煤集团,召开协调会,甚至亲自拍板为龙煤集团确定煤价上涨上限。和刘某一样,很多企业此刻仍将盼望的目光投向了政府部门,寄希望于政府在关键时刻及时“出手”。

市场化走的是竞争之路,无论是形成价格联盟,还是采取限产行动,都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通过更高层面的强制力。这个时候,规范市场,平抑价格,出台政策,只有政府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