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age 1

1 世界钢铁生产情况

1.1 总体生产情况

近两年,由于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同时呈现经济复苏态势。由此带动全球的钢铁生产在2004年持续向好,钢材生产及消费再创新高。据国际钢协(IISI)对全球62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钢产量统计显示:2004年全球粗钢产量总计达10.5亿t,同比增长了8.9%。2004年中国再次成为全球最大的产钢国,年产钢2.725亿t,同比增长23.2%。2004年中国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6.3%。日本以1.127亿t位居世界排名第2,同比增长2.0%;第3位是美国,其粗钢产量9 850万t,同比增长5.2%。排名前10位国家的钢产量见表1。

1.2 主要地区生产情况

按地区统计,2004年亚洲地区粗钢产量4.84亿t,同比增长13.1%,是世界钢产量增幅最大的地区,其占世界产钢的比例达到47%。而亚洲地区产量权重最大的是中国,中国钢产量的强劲增长,源自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钢铁生产地区。由于除日本以外的其他亚洲国家或为发展中国家或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距离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未来5~10年该地区的粗钢产量仍将有相当的增幅,目前表现突出的是中国,但印度的粗钢产量增长不可小视。近几年世界分地区粗钢生产情况见表2。

从近六年(1999~2004年)世界粗钢产量分地区看,欧盟和美洲地区的粗钢产量保持相对稳定;独联体粗钢产量稳步回升。

与亚洲地区相比,由于欧盟和美国在这六年中经济基本保持稳定,经济增速缓慢,因此其粗钢产量也基本保持稳定,这六年的年平均增幅仅2%左右。期间由于2001~2002年欧美经济出现衰退,其粗钢产量略有下降。但基本保持在9000万t至1亿t的水平,而欧盟15国的粗钢产量近几年也保持在1.55~1.7亿t的水平。为提高行业竞争力,欧盟和美国正加紧进行购并和重组。另外,由于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从2004年5月加入欧盟,欧盟从原有的15国增加到25国,欧盟的粗钢产量也相应增加2 000~2 400万t。

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粗钢产量近年也出现稳步回升。前苏联于1991年解体后,俄罗斯经济连续三年出现萎缩,粗钢产量也大幅减产,最低曾达到4 380万t,从1999年开始粗钢产量稳步回升,2004年俄罗斯粗钢产量达到6 248.9万t。另外,乌克兰的粗钢产量也从最低的2 200万t回升到近3 900万t的水平。

除了以上主要产钢地区外,巴西、土耳其和中东地区在最近六年中粗钢产量也有大幅增长,其中巴西粗钢产量2004年首次突破3 000万t,土耳其粗钢产量首次突破2 000万t,土耳其被认为是最近10年欧洲钢铁工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从未来发展看,巴西和土耳其的粗钢产量仍将保持稳步增长。

表1 近五年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国家钢产量     万t

国家和地区

排序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2004年增幅/%

中  国

1

27 250

22 110

18 220

15 090

12 720

23.2

日  本

2

11 270

11 050

10 770

10 290

10 640

2.0

美  国

3

9 850

9 370

9 160

9 010

10 180

5.2

俄罗斯

4

6 430

6 270

5 980

5 900

5 910

2.5

韩  国

5

4 750

4 630

4 540

4 390

4 310

2.6

德  国

6

4 640

4 480

4 500

4 480

4 640

3.6

乌克兰

7

3 870

3 690

3 410

3 310

3 180

4.9

巴  西

8

3 290

3 110

2 960

2 670

2 790

5.7

印  度

9

3 260

3 180

2 880

2 730

2 690

2.7

意大利

10

2 830

2 680

2 610

2 650

2 680

5.6

表2 近几年世界分地区钢产量情况     万t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欧盟25国合计

17 594

18 669

18 054

18 090

18 421

19 351

独联体合计

8 566

9 849

9 962

10 109

10 748

11 200

美洲合计

16 464

17 442

15 723

16 381

16 922

18 000

亚洲合计

31 858

34 263

36 556

40 739

45 353

49 500

世界总计

78 900

84 760

85 022

90 375

96 826

105 400

2 世界钢材贸易情况

2.1 世界钢材消费主要国家(或地区)进口分析

随着世界钢产量的稳步增长,国际钢材贸易量也随之增加,2003年,世界钢材贸易量达到了3.38亿t,占世界钢材产量的比重接近40%。

2003年世界37个主要国家(或地区)钢材(含钢坯)进口量为3.23亿t,其中进口量最大的前七个国家和地区排序依次为,中国、美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法国、中国台湾省,见表3。这7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37个主要国家(或地区)钢材进口量的47%。

北美地区仍是世界主要钢材(坯)净进口地区之一。2004年美国钢材进口量急剧增长,尽管美国钢材出口不断增加,但该国仍然是全球主要钢材净进口国。美国实施201条款使其钢材的实际进口量大幅下降,2003年美国钢材进口量由2002年的2 996万t下降到2 129万t,同比下降28.9%,在世界钢材进口量排序中由第1位降至第2位。2004年美国取消钢材保护关税导致进口量有所恢复。2004年其钢材(坯)进口量同比增长约52.6%。

2004年德国钢材进口量同比增长约10%,位居世界钢材进口量排序第3位;意大利进口钢材同比增长约4%,成为世界第四大钢材进口国;由于韩国2004年钢材内需增加,导致钢材进口量猛增,增幅达到13.3%,位列世界排名第5位。

2003年中国钢材(坯)进口量由2002年的2 929万t上升到4 320万t,同比增长47.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钢铁进口大国,但是2004年由于国内钢材价格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出现较大幅度的跌落,而同期国际市场价格却回落不多,进入下半年后还在继续上涨,这就形成国内外价格水平倒挂局面,导致同期钢材(坯)进口量的下降和出口量的大幅增加。随着中国新增钢材产能的释放,对进口产品的依存度将会逐步减小。

表3 主要产钢国家(或地区)钢材(含钢坯)进口量       万t

国家(或地区)

2004年同比/%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进口量(估计)

排序

进口量

排序

进口量

排序

中国

-23.15

3 320

1

4 320

1

2 929

2

美国

52.56

3 248

2

2 129

2

2 996

1

德国

9.94

1 990

3

1 810

3

1 780

3

意大利

4.01

1 816

4

1 746

4

1 660

4

韩国

13.29

1 773

5

1 565

5

1 420

6

法国

12.33

1 658

6

1 476

6

1 570

5

中国台湾省

21.62

1 350

7

1 110

7

1 102

7

世界合计

 

32 500(估计)

32 294

31 167

2.2 世界钢材主要生产国家(或地区)出口分析

2003年世界38个主要国家(或地区)钢材(含钢坯)出口量为3.38亿t,其中出口量最大的前7个国家依次为:日本、俄罗斯、乌克兰、德国、比·卢联盟、法国、韩国,见表4。

独联体国家已成为主要钢材出口国。以俄罗斯为代表的独联体国家的钢材出口量继续保持增长,始终是钢材净出口国,钢材的出口量占其国内生产的40%~80%。俄罗斯钢材主要出口到欧洲国家;由于2003年欧元升值给欧洲钢材出口带来一定影响,欧盟钢材出口趋缓。欧盟的钢材贸易由于受地缘因素的影响,80%是出口到欧盟内部或欧洲其他国家,钢材进出口量基本相当。1999~2004年间,欧盟15国的钢材出口量基本保持1.1亿t的水平,而进口量也大体维持在1.03亿t的水平。欧盟钢材出口量约占全球钢材贸易总量的1/4。

亚洲地区钢材(坯)出口量近年也在稳步增加。2004年日本钢材(坯)出口量比2003年增长约4.54%,仍稳居世界第一大钢铁出口国的位置;2004年韩国钢材(坯)出口量同比2003年上升约7.1%,是世界第八钢材出口国,2004年中国钢材(坯)出口量也达到创记录的2 038万t,同比增长140.3%,从2003年出口量排序位列第12位,一跃升至世界第6位。

从最近几年的世界钢材贸易情况看,最大的贸易量转移发生在亚洲 - 大洋洲地区,其在1998~2003年间,进口量增长了5 800万t,其中中国的进口量增长幅度最大(增长3 000万t),独联体国家出口量提高了2 000多万t。未来数年世界钢材贸易尽管可能继续受到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等因素的影响,但世界钢材贸易量仍将保持增长。

3 世界钢材市场波动分析

3.1 近年国际钢材市场的波动

世界钢材市场近年来的走势可谓风云变幻,2002年整个市场由于生产能力过剩遭遇了20年来的钢价最低谷,到2002年1月份CRU钢材价格指数达到69点左右,这是CRU指数检测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受美国201条款的影响,美国市场钢材价格率先启动,加上其后欧盟和中国等主要钢材消费地实行保障措施,使国际钢材行情翻转,促成了新一轮行情的产生。

由于2004年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带动了全球钢材消费的快速增长,全球钢材需求整体回升,而由于全球钢铁原燃料如焦炭、废钢供应紧张又制约了钢铁产能的释放,造成国际市场钢材供给偏紧,价格持续攀升,并连续数月创10年来的新高,最高点出现在9月下旬为158.1点。从第4季度价格有所回落。

2004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钢材的消费不断增加,从而削弱了产能增加对市场的压力,使全球钢材供给总体偏紧,供求关系出现了新变化,美国、欧盟、中国等相继取消了钢铁保障措施,也刺激了国际市场钢材消费。另外由于世界性的铁矿石、焦炭、废钢、铁合金等原、燃材料大幅度涨价,使全球钢铁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对钢材价格走强形成有力支撑。欧元、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对其本国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了钢材贸易价格升高。

由于钢材市场目前呈现的供求紧张,原燃材料涨价和钢材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改变,预计全球钢材市场价格走势2005年仍会在高位区间运行,不会出现大的回落。

表4 主要产钢国家(或地区)钢材(含钢坯)出口量      万t

国家(或地区)

2004年同比/%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进口量(估计)

排序

进口量

排序

进口量

排序

日本

4.54

3 526

1

3 373

1

3 516

1

俄罗斯

9.93

3 100

2

2 820

2

2 765

2

乌克兰

1.58

2 700

3

2 658

3

2 589

3

德国

8.84

2 685

4

2 467

4

2 468

4

比·卢联盟

2.79

2 100

5

2 043

5

2 031

5

中国

140.33

2 038

6

848

12

664

13

法国

5.15

1 838

7

 1 748

6

1 763

6

韩国

7.10

1 509

8

1 409

7

1 295

7

世界合计

 

34 000(估计)

33 793

31 743

3.2 主要地区对国际钢材市场的影响

分析国际钢材市场行情的演变,还可以看出,北美市场、欧洲市场与亚洲市场对国际钢材市场回升的阶段性作用各不相同。其中,北美市场作用在先,从2001年12月份起美国市场复苏,其对国际钢材市场的推动作用一直持续到2002年8月份。这一时期以扁平材为代表的美国钢材市场行情火热,价格一度疯狂上升,热轧板卷价格从2001年11月份最低时的210美元/t,到2002年7月初升到400美元/t,上升幅度高达90%,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国际市场行情。欧洲和亚洲市场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2002年3月份以后,美国、欧盟和中国世界三大钢材消费地区几乎同时采取临时保障措施,使三大市场上扁平材价格齐头并进,此时CRU价格指数升势急促。到了2002年8月份后,三大地区同时促进国际钢材行情上涨的局面发生了改变,此时,美国市场火热势头开始下降,但欧洲和亚洲市场扁平材价格继续上升,特别是亚洲市场,在中国国内扁平材价格大幅度上升的带动下,交易活跃,从而带动国际钢材市场行情走高。这一时期,亚洲市场价格的快速走高,加上欧洲市场的稳定上行,抵消了北美市场价格的明显下降,使国际市场整体行情保持了较大升势。

2003年是世界钢材市场周期性波动良好回升的年份,到2003年年底世界钢材市场进入周期性波动最兴旺的高峰期。2004年以来,世界钢材市场价格总体在高位区间运行。由于2004年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带动了全球钢材消费的快速增长,全球钢材需求整体回升。从2004年世界分地区钢材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见表5)分析,由于北美和欧洲地区钢材需求比较强劲,是拉动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大幅攀升的主要动力;而亚洲市场则受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钢材价格波动较大,2004年亚洲对国际钢材价格指数的拉动作用较北美及欧洲地区要小。

表5  世界分地区钢材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地区

2003年12月末指数

2004年12月末指数

增减幅度/%

北美

92.2

160.1

73.6

欧洲

108.4

173.2

59.8

亚洲

114.4

135.7

18.6

3.3 国际钢材市场的变化特点

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钢材市场表现出以下特点:

从品种的行情发展上看,自2002年国际钢材市场恢复上涨以来,长型材行情发展稍落后于扁平材,但其行情一旦转为上涨后,表现得更加稳固,直到目前全球主要市场的长材价格保持平稳,甚至在个别地区仍然小幅上涨;而国际扁平材市场的表现却不相同,呈现出大起大落之势。

从区域市场发展次序上看,各地区价格涨落上并不总是同步,欧洲市场表现得相对平缓,在涨落节奏上滞后于北美和亚洲市场,并且涨跌幅度相对小于前两者。

从区域市场发挥的作用上看,除了北美和欧洲这些传统市场继续对国际市场行情有着决定性作用外,中国钢材市场的迅速发展,使得国际钢材市场的格局正在重新洗牌,以中国钢材市场为代表的亚洲钢材市场是国际钢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钢材行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在2003年1月份以后国际钢材市场行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出来。

从钢材市场变化的原因分析,在欧盟、北美和亚洲市场上,其钢材市场变化的原因各不相同。在亚洲市场钢材行情的重大变化主要是需求拉动与外部环境支持的结果。在欧美地区主要原因并不是需求强烈拉动的结果,而主要是供给紧缩与外部环境支持的结果。也正是由于北美和欧盟这两大主要产钢区钢产量增长幅度的下降,平缓了亚洲钢产量大幅度增长的趋势,才使得近年来世界钢产量增长幅度保持平稳态势。

4 世界钢铁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4.1 2005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005年世界经济仍处在新一轮上升期,经济增长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但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回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会达到4.3%,比2004年回落0.7个百分点,仍为高增长年。目前美国、日本、欧盟世界三大经济体均呈现复苏态势,2005年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继续成为支持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美元升息将会推动美元走强,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美国。2005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小幅攀升,同时欧盟东扩进一步扩大盟内市场,东扩效应在2005年将逐步显现,德国经济增长会成为拉动欧洲经济复苏的火车头,2005年独联体国家和一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预期向好,对钢铁产品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总之,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为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4.2 全球钢铁贸易量将继续增长

2005年世界钢材市场贸易量将继续增长,并且增长幅度有可能会超过5%。在世界钢材贸易产品结构中,板带材占贸易总量的70%左右,仍将是世界钢材贸易竞争的焦点。随着2005年铁矿石价格的飞涨,一些依赖进口铁矿石的国家钢材成本增加,在国际贸易市场竞争力将削弱,而对进口矿依赖程度较低的钢厂会从国际钢铁市场受益。

4.3 2005年全球板坯和中厚板货源供应依然紧俏

从2004年4月起,世界商品板坯货源供应相当紧俏,世界上一些大型商品板坯出口供应商都把2005年第1季度交货的商品板坯出口离岸价每t提升到520~550美元。由于世界造船中厚板需求强劲,中国、美国、欧盟以及世界其他中厚板出口市场中厚板货源供应紧张。2005年不仅传统的商品板坯进口国采购进口商品板坯货源,而且还出现包括几家美国钢铁厂和一家日本钢铁公司在内的新的商品板坯用户需要进口海外钢坯货源。随着世界钢材产量在未来几年里将增加,更多钢铁厂上游钢铁生产环节产量规模受到制约。世界商品板坯将成为紧俏商品,即使世界板坯产量增加,也有更多钢铁厂将下定决心依赖外购的商品板坯来满足其钢材增产的需求。

4.4 国际薄板需求渐趋平淡

纵观2005年初国际薄板市场,欧美薄板市场价格已经见顶,后期价格逐步下滑成为必然;中国薄板市场受进口持续低迷以及国内市场价格和进口价格均低于国际水平的多重利好支撑,仍有进一步的上升空间。为此,在北美,尽管国内企业已经宣布将提高2005年1月份起交货的薄板价格10~50美元/t,但提价计划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是由于终端用户需求疲弱,表现为汽车行业库存高涨,而建筑行业又处于低迷的淡季;在西欧,尽管生产企业在2004年12月份已经成功地将2005年1季度的成交价格提高30欧元/t,但已签订合同的执行和待签合同的签订都受到了来自终端用户的重重阻力,他们纷纷要求企业下调报价,毕竟目前西欧薄板市场正处于季度性需求淡季,市场清淡,生产企业获得的订单数量非常少,同时进口威胁也在不断增长,主要原因是当地市场价格要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从而吸引了大量的进口报价。在中国,薄板进口持续低迷,国内市场价格因此在市场供应紧张和库存得以逐步下降的双重驱动下不断走高。

从短期来看,中国的薄板市场价格仍有望继续小幅上涨,而北美和西欧市场在淡季结束之前都将持续下滑通道。从长期看,全球薄板市场的总体趋势是稳中小幅走低,毕竟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态势会渐趋缓解,而全球薄板消费量的增长势头也趋于放缓,这一切都将使薄板市场价格逐步回落。

总之,对于未来两年世界钢铁市场的走势判断,我们认为钢材价格仍将保持高位。主要理由:一是从需求来看,世界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复苏期,特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将拉动世界钢材消费增长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因此,我们相信世界钢铁工业消费将继续稳步增长。二是从供给来看,由于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世界钢铁工业供给只能缓慢增长。受所需原料如焦炭、铁矿石等供给紧张,价格上涨的影响,再加上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的制约,限制了钢铁产能的扩张。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将继续保持乐观态势。(冶金信息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