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钢铁行业、搞好结构调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促进钢铁工业可持续稳定增长、正确评价钢铁行业近年来的发展、解决钢铁工业出现的投资过度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当今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可用5方面来概括:装备大型化、产品专业化、质量洁净化、生产连续化、经营集团化。

    世界钢铁市场的竞争是围绕高附加值、高性能产品展开的。一是板材,如汽车板、家电板(镀锌、彩涂)、锅炉板、桥梁板、不锈钢板和管线板等。二是线棒材,如汽车用的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阀门钢等合金钢棒材;高清洁度的线材,包括钢帘线用线材、斜拉桥、悬索桥用高强镀锌钢丝、高强螺栓等。三是型材,主要是H型钢和高速铁路用钢轨。

    当前,钢铁行业的现状是板带产能不足、一部分落后产能急需淘汰、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这些已成为制约钢铁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的主要障碍。

    就我国而言,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已取得很大进步,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钢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促进了产业集中和结构优化。但总体上讲,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远没有解决。2002年,世界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有41家,其中日本5家,其钢产量占日本钢产量的75%;美国6家,占美国钢产量的50%;韩国2家,占韩国钢产量的68%;俄罗斯4家,占俄罗斯钢产量的68%;欧盟15国共6家,占欧盟钢产量的74%。而我国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宝钢、鞍钢、首钢、武钢、马钢、唐钢、攀钢、沙钢8家企业,2002年合计钢产量6710万吨,只占全国钢产量的36.9%(2003年有13家,合计产量达977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4.4%)。我国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国内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在世界钢铁企业的排行榜中位列第五。我国钢铁企业的规模小、专业化生产水平低、产业分散是造成钢铁行业重复建设、产品档次低、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2002年,世界钢产量在2000万-40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4家(ARCELOR、LNM、新日铁、POSCO),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世界钢铁企业有18家,我国仅有宝钢和鞍钢两家。

    2.产品结构不合理,实物质量不高,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有竞争力的产品。

    我国钢材生产的板带比与我国市场实际消费需求还有较大差距。2003年,我国钢材消费中的板带比为40%,而钢材生产的板带比只有34%。这就造成了近年来板带材的大量进口。2003年,我国进口板带材3325万吨,占进口钢材总量的895%。在进口的板带材中数量大的品种是厚度小于1毫米的冷轧板、厚度小于3毫米的热轧板、不锈钢板、镀锌板和冷轧硅钢等品种。此外,国内生产的板带材,特别是用于家电、轿车、高速铁路、造船、造桥、压力容器的高性能钢材实物质量还有待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利用本国资源的新钢种、新品种亟待开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目前我国生产的部分钢材钢质纯净度较低,性能均匀性、稳定性较差,几何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相关行业的要求;二是生产标准落后。我国钢铁产品标准中有80%以上需修订以与国际接轨。近年来,我国按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的钢材占总量的36%左右,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实物质量标准的钢材数量相对较少;三是特钢行业的技术改造滞后,国产优钢比较低,距10%以上的世界平均值还有不小差距。

    3.总体技术装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这主要表现在: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装备还占有一定的比重。按生产能力统计,有竞争能力的装备约占65%左右,其余是需要改造和淘汰的。如在炼铁高炉中,约有2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落后的;在炼钢转炉中,约有1200万吨属于落后的生产能力;在轧钢设备中,在国际上早已被淘汰的叠轧薄板轧机、横列式轧机、复二重轧机等仍在使用。

    4.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现在探明的情况计算,我国具有经济性可开采的铁矿仅能维持几十年左右。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不断增加,今后进口矿石的比重还会不断加大。如何在保证钢铁工业对铁矿石需求条件下,降低钢铁原料成本,是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钢铁工业继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二、用科学发展观,促进钢铁工业健康快速发展,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晨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钢材市场资源紧、价位高、进口量大,其根源在于钢铁行业的产能增加和结构调整滞后。我国的汽车、家电、造船、机电、建筑等主要用钢行业对钢材的品种质量和性能要求已经与世界接轨。而我国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还没有完成,大多数企业产品与下游行业产品需求存在很大错位。

    根据我国对建筑、汽车、造船、家电等8个主要用钢行业调查显示,需求量最大的是小型材、中厚板、冷热轧薄板、镀锌板、硅钢板、线材等品种,且高性能、高附加值的钢材需求比重增大。如汽车行业所需的高质量的轿车板,轻工行业所需的家电镀锌板,硅钢片、彩涂板和镀锡板,建筑行业所需的H型钢,方矩形管、高强钢丝、耐火耐候钢,集装箱行业所需的热轧耐海水腐蚀薄板及镀锌、镀锡和彩涂用的薄规格冷轧板,机械行业、汽车行业所需的高质量、高精度的合金钢棒材等。因此,保持钢铁行业较快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速度十分重要。

    三、钢铁行业在21世屺的历史任务

    根据我国在21世纪的总体发展战略,钢铁行业在新世纪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保证国家在2020年实现工业化和2050年到达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提供所需的钢铁材料,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可持续协调发展;实现钢铁行业的自我完善,完成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完成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历史转变。

    要实现这一历史任务,我国钢铁工业大约需要经历3个阶段。第—阶段:从目前到2010年前后,钢铁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第二阶段:从2010年到2020年或2030年左右,钢铁需求将要进入饱和期,此时钢铁产量将达到峰值;第三阶段,在2030年以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小城镇化的实现,钢材的消费强度和总量将会有所降低,但仍然会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四、世界钢铁强国结构调整实践的启示

    启示之一:成功属于在规模经营、技术进步上坚持不懈的进取者。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钢铁工业一直称雄于世。强大的钢铁工业是美国国力的基础。但是,世界炼钢技术早在1958年就开始了新的变革,氧气顶吹转炉技术起源于1901年,美国卡内基公司和联邦钢铁公司通过合并组建成为美国钢铁公司后,大约在70年的时间里,美国钢铁公司拥有的世界最新炼钢技术开始成熟。该技术以冶炼时间短、成本低著称于世。但当美国钢铁公司还沾沾自喜时,日本已悄悄地引进转炉炼钢新工艺。转炉炼钢工艺给日本钢铁生产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日本钢产量突飞猛进。新日铁是由世界排名第6位的八番和第10位的富士两家钢铁公司合并而成,再加上其掌握的世界最新炼钢技术,1970年,其钢产量达到3295万吨,超过美国钢铁公司2850万吨,名列世界榜首。从1970年到1997年,新日铁占据世界钢铁产量头把交椅长达近30年。在这30年中,世界的钢铁生产技术又取得飞速发展,主要是连铸技术、连轧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结合,使钢铁生产又发生了质的飞跃。专业化分工和连续自动生产,大大提高了炼钢、轧钢的劳动,生产率,使新日铁的产品价格低廉、质量优秀。这不仅带动了日本钢铁工业的高进发展,而且促进了日本汽车、家电和造船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日本的国力大大提高,从一个战败的穷国变成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

    启示之二:采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使企业增添了后发优势,后来居上。

    继新日铁之后,韩国浦项钢铁公舌在短短20年中,拥有了最新技术和装备从而成为世界知名钢铁企业。浦项1971年才开始建设,仅用39个月就建成投产形成拥有1030万吨生产能力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紧接着浦项通过4期的续建,成为世界上规模数一数二的钢铁立业。从1998年开始,浦项通过“全球化、精确、透明高效及电子化”,实现了高效率管理、高质量产品、低成本发展,高效益回报的发展目标。值得关注的是,浦项的技术创新颇具特色,即积极开发具有自己工艺技术特点的产品,如在涂层板领域,浦项吸收了日本和美国的先进技术开发出自己的工艺技术。现在,浦项不仅可以向世界各国出口高质量的涂层板还可以出门生产涂层板的设备。

    启示之三:调整产品结构,让变化产生效益。

    新日铁的产品结构调整是与其对市场的研究开发密不可分的。

        1950年到1960年,正值日本经济快速恢复时期。这时候新日铁的产品以长材为主,主要生产建筑用型钢和线棒材。长材生产给新日铁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随着其它钢铁公司产能的扩大,使供大于求的矛盾激化,长材利润空间变小。

    1970年到1990年前后,新日铁为保持自己的优势,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走出去”到海外建厂,利用海外的资源、人才优势,降低成本,同时还可减少贸易摩擦。二是在日本国内主动调整产品结构,退出部分普通钢材生产领域,将其让位给中小企业,自己主要发展高附加值的板材、管材,如汽车板、镀锌板、镀锡板、家电板、彩涂板等;积极研究高档长材产品,如城市建设所需的H型钢、汽车工业所需的高碳硬线和合金钢棒线材等。新日铁给自己产品的定位是重点满足机械电子工业行业、汽车行业、家电行业,轻工行业对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在品种上重点开发这些行业所需的板带材、管材和金属制品用材。这些主导产品给新日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H型钢,高速铁路用钢轨、汽车板、镀锌板、镀锡板、彩涂板和不锈钢板等产品,一直到现在,仍然在日本国内外市场保持很高的占有率。

    与此同时,新日铁十分重视对其产品的深加工。他们在日本本国建设了相当数量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在配送中心按照用户的要求,将钢材加工成各种尺寸和形状的部件,既方便了用户,又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此外,他们利用自己在人才、资源和设备上的优势,大力发展非钢产业,开展包括生物工程、航天技术、超导技术、汁算机技术等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前沿科学的研究,同时涉足造船、机械设备制造、建筑和金融业。这些非钢行业的发展,提高了新日铁的经济效益,大大增强了其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

    启示之四:世界钢铁业的排头兵排位顺序是动态的。

    综观世界钢铁业发展历史,世界钢铁业排头兵的排位几经变换。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以美钢联为首的6家美国企业位居世界排名前6位。当时只有德国的ATH公司、意大利的芬西代尔公司和日本的八番公司与富士公司进入世界十大钢铁企业。美国的6家钢铁企业均是采用“长流程工艺的高炉+平炉”的传统钢铁企业(见表1)

表1世界钢铁业排名顺序演变表

名次 1965 1970 1998 2002
1 美-美钢联2976万吨 日-新日铁-3295万吨 韩-浦项-2557 阿塞勒-4600万吨
2 美-伯利恒1908 美-美钢联2850 日-新日铁2407 LUM集团-3480万吨
3 美-共和钢898 美-伯利恒1868 卢-阿尔贝德2030 新日铁-2980万吨
4 德-ATH857 日-NKK1270 全球-LNM1720 浦项-2810万吨
5 美-国家钢773 德-ATH1263 法-于齐诺1640 宝钢-1950万吨
6 日-八番 日-住友 英-英钢联1631 CORUS-1680万吨
7 意-芬西代尔 日-川崎 德-蒂森克虏伯1480 蒂森克虏伯-1640万吨
8 美-阿母科 意-芬西代 意-里瓦1331 日本NKK-1520万吨
9 美-劳林 美-共和钢 日-NKK1054 里瓦集团-1500万吨
10 日-富士 法-萨西洛 美-美钢联1017 美国钢铁公司-1440万吨

    日本通过对钢铁企业的三次技术改造和改组,采用了“高炉+转炉”工艺,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取得实效。再加上日本采取了规模经营的发展战略,八番与富上合外成立了新日铁,从1970年开始,新日铁成为在产量和产品质量上最具竞争力的世界著名钢铁企业。与新日铁同时进入世界钢铁企业前10名的日本企业还有NKK、住友金属、川崎制铁。

    从1998年开始,韩国浦项异军突起,新日铁只好屈居世界排名第二位。浦项走的是一条“高起点、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低成本管理,高技术投入”之路。

    综观世界钢铁业50年排名的变迁史,不难看出位居霸主地位的钢铁企业采取的主要战略是: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启用高素质管理人才,引进具有竞争力的管理机制,大胆进行结构调整,及时通过联合重组,做到低成本的扩展。

    ——大胆采用先进技术,紧紧抓住科技进步和产品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善于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降低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效率。为提高企业的效率与效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行业都在探索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不断发展壮大之路。从世界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看,成功之路是通过联合重组,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其基本战略是:

    ——突出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理念,实施精品战略、高效战略和创新战略。

    具体形式有“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收危购困,点石成金”,“参股协作,联而不合”,“技术合作,战略联盟”等。现在,世界先进国家的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已基本完成。他们通过钢铁企业的重新整合,形成了一批具有年产钢在2000万吨到5000万吨的超大规模钢铁集团。这其中包括由法国于齐诺和卢森堡的阿尔贝德,西班牙的阿塞拉利联合组成的AKCELOR.集团(4600万吨/年),由多国公司组成的LNM集团(3100万吨/年)、日本新日铁(2600万吨/年)JFE(2300万吨/年)两大集团、英国的CORUE集团(1680万吨/年)、由德国蒂森公司与克虏伯公司组成了蒂森·克虏伯集团(1600万吨/年)、由澳大利亚BHP公司与英国BILITION公司组成的BHP-BILITION全球性多样化资源(矿产、钢铁、石油、有色)集团(600万吨/年)以及美国通过整合组成的纽柯钢公司(1800万吨/年)、美国钢铁公司(1730万吨/年)、国际钢集团(1600万吨/年)三大钢铁集团。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行业联合重组的浪潮席卷全球,无沦是服务行业、加工业,还是金融保险业、IT产业,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联合重组,新的跨国集团公司不断出现,国际市场也在进行着重新划分。

    近几年来,我国的石油化工、煤炭,造船、汽车,电讯、航空业也在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从国内几个行业的结构调整的做法和经验看,有如下几点值得钢铁行业注意:

    1.企业的结构调整要以资本为纽带,以资产优化配置为核心,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克服我国企业小、散、多的落后状态。

    2.企业的重组要体现几个“有利于”精神,即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规模经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实现企业的专业化生产经营,促进实现精品战略,促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行业的技术进步,统筹安排规划,淘汰落后和防止重复建设;有利于市场规范化,防止产品雷同和价格大战;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效率与效益的同步增长。

    我国钢铁行业的联合重组较之其它行业来说,步子要再快一些、再大一些,如再不抓紧,将制约国内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特别是在与世界一流的钢铁跨国公司开展竞争时,其意义更加突出。国家应重点支持宝钢、鞍钢、武钢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使这些企业尽快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五、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

    1.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机遇期,特别是我国第二产业超常发展、进出口结构调整、加工制造业的旺盛需求是钢铁工业的发展的推动力。我国工业的技术进步,使我国的家电、汽车、造船、集装箱行业均已步人世界的前列,为钢铁工业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市场,也为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原燃料等支撑条件不足,已成为我国钢铁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主要障碍。仅以铁矿资源为例,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钢铁所需的主要矿山先天不足,无论是铁矿、锰矿,还是煤矿,具有经济价值的大型矿山不多,铁矿仅占069%,锰矿仅占04%,煤矿仅占04%;占总量98%左右的是中小型矿山,而且多数品位不高(见表2)

表2我国钢铁工业所需的主要矿山构成

矿山 大型 中型 小型 数量
铁矿 0.69% 1.51% 97.8% 4036个
铁矿产量% 43.5% 15.2% 41.3%  
锰矿 0.4% 2.1% 97.5% 520个
锰矿产量% 27.2% 21.6% 51.2%  
煤矿 0.4% 1.1% 98.5% 105142个
煤炭产量% 33.6 12.9% 53.5%  

    在这种条件下,中国钢铁工业的出路是什么?惟一的答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绝不能再走过去那种浪赞资源、污染环境的粗放式经营之路。

    2.对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几条建议: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行业规划的立法和市场准入的立法。行业规划相市场准入必须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还必须有法律的严肃性,这样才能在实际执行中,让人们做到有法可依,政府也才能对违者做到违法必究,使其真正成为指导全国钢铁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法律文件,防止过度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当前,钢铁行业出现过度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苗头,原因之一是有关钢铁行业发展的规划和市场准入法规的制定工作严重滞后,使人们无法规范自己的投资活动和市场经营活动。

    对于中国到底需要多少钢、钢铁行业是否过热等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要避免过去那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增强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项目,国家应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使其工程能尽快建成投产。如宝钢的5米宽厚板项目、武钢2250配套的冷轧项目等。前几年,我国钢铁企业的冷轧项目、中厚板项日,特钢企业的改造等相对滞后,已使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

    (2)加紧搞好钢铁行业的组织结构调整。根据世界钢铁行业设备大型化、生产专业化、经营集团化的发展趋势,要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需要抓紧组建中国自己2000万吨到4000万吨级的特大型钢铁集团,及1000万吨到2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和数百万吨级的钢铁企业。

    (3)尽快完成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调整。根据我国钢铁原料供应情况变化,目前,我国钢铁生产企业正从以“吃”国产矿为主逐步过渡到“吃”进口矿为主,我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应向沿海地区倾斜,靠近市场。

    (4)抓紧对落后钢铁产品标准的修订。标准是企业生产和建设的依据,标准落后是导致产品和生产落后的根源。我国钢铁行业要加快技术进步,必须强制推行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标准。

    (5)企业结构调整,应根据企业的规模、产品市场定位来决定其工艺和设备的选择。

    (6)加大对钢铁企业的科技投入,加大自主开发钢铁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力度。同时要抓贤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为新增产能提供市场空间。

    (7)加快国内钢铁企业走向世界的步伐,到资源串富、条件好的国家投资办矿,办厂。

(中国冶金报  董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