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27日董事会通过投资46.78亿元新台币增设1条年产能30万吨热浸镀锌生产线,这也是中钢第2条热浸镀锌线,新产线主攻GA(锌铁合金)及GI(热浸镀锌),其中GA以大陆汽车用料市场为主。
    中钢兴建第2条热浸镀锌生产线市场早有耳闻,只不过一直未见动作,27日董事会正式通过设立第2热浸镀锌线,这使得市场长存疑问获得证实,中钢设立第2条热浸镀锌线,除将冲击国内镀面市场外,另因导入GA新产品,也意味着中钢将正式进军汽车供料市场。
    依规划,中钢第2热浸镀锌产线,投资额新台币46.78亿元新台币,年产能30万吨,其中GA(锌铁合金)12万吨,GI(热浸镀锌板卷)18万吨,预计2003年9月动工,2006年12月完工。
    对于中钢将设立第2热浸镀锌线,盛馀及烨辉等民间镀面大厂担心将搅乱市场,业者说,中钢GI产品与民间厂高度重迭,目前中钢GI年产能约30万吨,未来若再加上18万吨,合计近50万吨产能,市场必将大乱,因此,希望中钢生产GA少生产GI,以维生态平衡。
    最受注目的GA部份,此为中钢首次试生产该钢材,锌铁合金主要用于汽车钢板,换言之,随着中钢导入GA钢材,意味着中钢将正式向汽车板材市场进军,据了解,中钢过去也曾试进入岛内汽车板市场,但成效不佳,原因除了品质因素外,日系车厂排挤是主因。
    了解内情人士说,对于中钢而言,因内外在环境限制,中钢始终与汽车钢板市场绝缘,对于这份心中的痛,中钢除感屈辱外,更立志雪耻。
    中钢评估,台湾汽车市场为日系车天下,日系车厂又与日本钢厂串联,联手封杀想要分一杯羹的中钢,因此,想要在岛内市场立足,难度太高,反观大陆汽车市场是一块处女地,以其汽车消费量快速成长态势,板材原料供给高度短缺,中钢若能由大陆市场切入,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据调查,今2年来,大陆汽车消费量平均以2位数字高比例成长,2001年汽车消费量(货卡车、客车、轿车)245万辆,2002年增长至325万吨,今年预估进一步攀升至450万辆,不但成长速度惊人,更且潜力无穷。
    由于大陆有能力生产高等级汽车用钢板的钢厂仅宝钢等少数家,其它不足部份需由日、德进口填补,因此,有能力生产国际水平汽车钢板的中钢,绝对有机会在大陆市场闯出一片天地,中钢GA产品主要供轿车使用。
    除了填补岛内“失落”环节外,中钢进军汽车供料市场,另潜藏策略性背景,为充实内需,近年来,大陆钢铁产能扩充迅速,冷、热轧主力产品产能增长速度更是惊人,目前中钢出口大陆钢材仍以冷热轧板卷为主,随着大陆新产能逐渐释出,中钢市场空间必遭压缩。
    中钢如果想避开未来激战,唯有区分市场,而兼具质量优势的汽车钢板,为最佳避险的产品,未来10年内,大陆具有足够条件窜升至全球第2大汽车消费国,届时,中钢可望获取大量订单,取代一般冷热轧接单流失量,再者,汽车用板生产技术门槛高,又可阻绝追兵进犯,可谓一举两得。